浅议唐王朝的“和亲”政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议唐王朝的“和亲”政策.doc

浅议唐王朝的“和亲”政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选课程期末论文论文题目:浅议唐王朝的"和亲"政策课程名称:中国古史大观作者姓名:龙家立学号:PB08204068专业:15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邮箱:longjali@mail.ustc.edu.cn成绩:2010年6月7日浅议唐王朝的"和亲"政策摘要:唐朝初期周边少数民族的势力很强大,尤其是北方的突厥,他们时常南下进攻中原地区,这迫使唐王朝不得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应对,从以往各朝来看"和亲"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虽然在今天看来这已经是一种陈旧的过时的民族政策,然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却是维系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很好的办法,也被不同朝代的君王所采用。到了唐朝,特别是到李世民时期,全国经济、政治快速发展,国力强大,然而,唐朝还与北边的突厥实行"和亲"政策,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本文试着从唐朝??期对北方少数民族所采取的"和亲"政策为主题,重点分析唐朝对北方少数民族所采取的政策以及这种政策出台的缘由和产生的影响。关键词:唐朝、少数民族、突厥、和亲一、唐朝和亲政策的缘由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加强的时期,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当时在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北方的突厥,西南的吐蕃、南绍,西域的吐谷浑、回纥等。唐朝前期势力较强大,与唐朝有较大联系的主要有吐蕃、吐谷浑、突厥等民族。然而,在李唐王朝统治的近三百年中,从总的方面而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军事强大。如此强大的中原王朝为何在北方还采用和亲政策呢1.从突厥方面来看突厥为铁勒族的一支。铁勒在先秦即战国秦汉时期的丁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敕勒隋唐时称???铁勒。据《隋书》记载,铁勒在隋代已经发展为一个庞大的族系。它包含很多分支,分散驻牧于大漠南北,东起今贝加尔湖,西至中亚的辽阔地区。各部名称不一,共四十一部,虽然姓氏各有区别,但总体被称为铁勒。可是在这四十一部中,突厥一支《随书》却未列入。之所以未被列入,是因为唐代撰写《隋书》时,突厥已经兴起并建立了强大的突厥政权,铁勒各部全被征服,分属东西突厥,沦为突厥的附庸。隋末唐初,始毕可汗部众逐渐强盛,力量开始强大起来。隋朝大臣裴矩"患其难制,献策分其势,始毕闻之,渐感厌恨,随后裴矩又诱杀始毕的宠臣史蜀胡悉,始毕由是怒。"公元615年(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八月,始毕率领数十万骑围攻隋炀帝于雁门(今山西代县),并攻占周围县城四十一座。隋炀帝十分惊恐,急招天下各郡兵马勤王(即救援),???义成公主又暗中设法救助,派遣使者假装告诉始毕"北边有急",始毕于是解围而去。隋末,由于隋炀帝的统治暴虐,激起了农民大起义,隋炀帝被杀,各地地方势力乘时并起,一时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地方割据势力,例如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等,为了争取援助,都极力与突厥统治者勾结,有的甚至向突厥可汗称臣。当时隋朝太原留守(官号)李渊亦在太原起兵(时在公元617年夏秋之间),为了"资其士马以益兵势",曾亲自为书,卑辞厚礼,遣使至突厥请兵,且与始毕约:"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始毕大喜,遣使还报,允为发兵助渊入关。公元618年,李渊受隋恭帝禅位,建立唐王朝,就是唐高祖,仍以长安作为都城。始毕可汗派遣骨咄禄特勒到唐朝去,高祖李渊在太极殿大摆宴席,奏九部乐。高祖因为初起时曾???助突厥兵马,故对始毕前后赐赠不可胜计。而突厥统治者恃功骄傲,使者每次到长安,多为横暴,高祖因为中原没有平定,对他们比较纵容。当时突厥强盛,从东边契丹、室韦,到西边吐谷浑、高昌,都臣服于突厥。史书上说它"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十一月,始毕的弟弟颉利可汗继位,当时突厥兵马雄壮,想要图谋中原,以报隋文帝厚待其父(启民可汗)之德。于是在公元621-626年(武德四年至九年)之间,出动各部兵马,不断入侵唐境,烽火不断遍及现在的山西、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河南八省。入侵兵力有时一次竟多达十余万骑。骑兵所到之处,杀缪吏民,虏掠人口,劫夺财物,中原人民受害不浅。从以上可以看出,突厥在唐初时力量就非常强大,这也成为唐朝"和亲"的客观原因。2.从唐王朝方面来看唐朝特别是到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国力逐渐强大。在这种状况下,面对北方的突厥,就唐太宗个人而言,就认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这就说明了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看法和指导思想是"爱之如一",而不是"贵中华,贱夷狄"。唐太宗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了融合的民族政策,在这其中也包括了"和亲"政策。唐王朝之所以采用和亲政策,是对前代民族政策中积极的方面进行吸收。在唐以前的多次民族大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和封建化,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