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人的报恩心理研究的任务书任务名称:中国人的报恩心理研究任务背景:报恩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感恩图报”是人们普遍崇尚的品德。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群心理变化,对于报恩的态度和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人的报恩心理变化、原因及影响尚需深入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人的报恩心理,了解其表现形式、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内容:1.报恩心理的基本特征和定义;2.报恩心理的表现形式,包括报恩的对象、方式、时间等方面;3.报恩心理的心理机制,包括内在动机、情感因素、认知因素、行为意向等方面;4.影响报恩心理的因素,包括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性格特征、人际关系等方面;5.基于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发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样本以成年中国人为主。问卷调查将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深度访谈以心理学专家、学者、普通社会人士为主要对象。实验将探究对不同事件的反应及其原因。预期成果:1.对中国国人报恩心理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其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2.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1.丁宏,陶晓旺.礼恩视角下中国人的感恩图报心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4(3):48-55.2.张轶夫,邹林.人际关系中的感恩与报恩:从文化角度看待中国人的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研究,2017,8(2):33-40。3.焦维婷,赵莹.报恩心理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2016,39(2):37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