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人的感知评价的“植物化”倾向研究的任务书.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人对人的感知评价的“植物化”倾向研究的任务书.docx

中国人对人的感知评价的“植物化”倾向研究的任务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人对人的感知评价的“植物化”倾向研究的任务书任务书一、任务背景中国文化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中的植物在这种和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中国文化中,人对人的评价和描述常常与植物联系在一起。例如,中国人常用“草莓”来形容未成熟的少女,用“莲花”来形容美丽的女性,用“槐花”来形容善良的妇女等等。这种将人植物化的倾向在中国文化中非常普遍,但其背后的原因尚未被充分研究。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人对人的感知评价中的“植物化”倾向背后的文化心理学机制,以及这种倾向在文化演化中的作用。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描述中国人对人的感知评价中的“植物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点。2.探究这种“植物化”倾向背后的文化心理学机制,比如说,这种倾向是否来自于中国文化中有关自然和人的关系观念的影响;或者这种倾向是由人类认知特质,比如比喻的倾向,所导致的。3.研究这种“植物化”倾向在中国文化演化中的作用,比如说,这种倾向是否在中国文化中起到了某种文化合一的作用。三、研究方法和流程本研究将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室实验、资料搜集与文献综述等,结合使用。其中,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的数据将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质性分析。具体流程如下:1.调研和文献综述(2周),包括资料收集、文献搜集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做好准备。2.问卷调查(2周),设计合适的问卷,采访1000名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中国受访者,每个受访者填写一份问卷。3.实验室实验(4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对这种“植物化”倾向背后的心理机制进行探究。4.数据分析和整合(2周),整合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和质性分析。5.结论和结果分析(2周),从问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的结果中得出结论,分析其意义和应用价值。四、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可以揭示中国文化中人对人的感知评价的“植物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这种倾向背后的文化心理学机制。同时,我们预计可以探究这种“植物化”倾向在中国文化演化中的作用,这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并开展跨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五、任务计划和预算任务计划:1.调研和文献综述(2周)2.问卷调查(2周)3.实验室实验(4周)4.数据分析和整合(2周)5.结论和结果分析(2周)预算:1.调研和文献综述:3000元2.问卷调查:5000元(包括调查问卷设计、赠品和报酬等)3.实验室实验:15000元(包括实验用品、人员工资、场地租金等)4.数据分析和整合:5000元5.结论和结果分析:3000元总预算:3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