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一吃****新冬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精选2篇)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1枫桥夜泊说教学内容《枫桥夜泊》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9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它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愁绪。说教学目标本诗所在的第六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参照单元目标,结合本诗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熏陶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2.了解古诗大意和“借景抒情”的写法;3.培养对古诗意境的想象和感悟能力;4.理解诗人的愁绪,感受诗人的情操。说重点难点因为本诗意境深远,情感复杂,所以,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而言,要感受诗中通过种种景物表现出来的“愁绪”,是非常困难的,而这又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它自然就成了本诗教学的难点。说教学方法我认为,对于如此优美的古诗,如果过于琐碎地讲解分析,定然会破坏其意境,影响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体验。因而,我十分注重对诗文的整体把握。我紧紧抓住诗眼“愁”字,通过自己的感情朗读和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营造诗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景物的想象和体验,感受诗人的愁绪;通过对诗人背景材料的补充介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愁绪的根源。说学习方法学习语文,理解课文,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朗读。在学习古诗的时候,这一方法更是尤为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这一点。由读通读顺,到读出情感,再到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意境,学生们带着不同的目标,一次一次地充分地朗读诗文,层层深入地理解了诗意,也体会了诗人的情感。另外,我在教学中充分注意了学生的自主性;在面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在理解“借景抒情”时,鼓励学生勇于探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热情和教学效率,让课堂生发了许多亮点。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1.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2.读诗题,理解诗题。3.创设情境,教师激情诵读。(通过介绍本诗的深远影响,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教师的激情诵读,让学生对本诗的感情基调有个初步的感受。)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1.自由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有什么问题,朗读后可提出来。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3.有什么问题吗?(注意学习目标的梯度,初度时只要求读通读顺,检查了解时注意帮助学生正音。朗读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疑难,部分浅显的问题可当即引导学生学生予以解答。)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1.细读古诗,想想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要表达怎样的情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读书,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人的“愁”。)2.诗人到底因为什么而愁呢?(首先,结合诗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寂寞之愁、思乡之愁,然后,介绍作者,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愁、人生求索的愁。)3.通过诗中的哪些景物,你能感觉到诗人的“愁”?(再读诗文,引导学生想像古诗画面,感受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钟声”等意象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愁”。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诗文,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见解。)4.利用音乐、画面,创设清冷、凄美的意境,教师述说诗文大意。5.朗读、背诵。(其实,朗读是贯穿于整堂课之中,此处的朗读,注意形式多样,注意对“情感”、“意境”、“画面感”的要求。)四、开阔视野,拓展延伸。北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篇2夜雨寄北教学目标:1、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2、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同样的夜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默写。4、用复述、改写、表演等方式把对诗意的理解表达出来。教学重难点: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时间:一教时一、引入学习《夜雨寄北》二、初读理解诗歌的意思。1、借助工具书自读理解,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2、小组讨论:在小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说给同学听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讨论讨论,看能解决吗?不能解决的留下来。3、全班交流。交流后学生说说诗的意思。三、品读诗歌。1、谁愿意读读?读后评议,你觉得怎么样?你也读读。2、小组品读。在小组中互读,边读边品议。3、比读。愿意读的同学,我们来比一比。四、深读感悟。轻轻的读这首诗,在心中体会一下诗人当时在想什么?诗中的哪些词使你有了这种感觉?五、小结学法,布置学生按照学法自学《枫桥夜泊》。六、分组汇报自学情况。七、对比体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