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鸟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鸟精品多篇.docx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鸟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鸟精品多篇[说明]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鸟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鸟》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熟悉音乐的旋律,能分辨出轻快、沉重的音乐变化。2、能随着音乐变化变换大象走路、小鸟飞、大象喝水和小鸟吃食的动作。3、体验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学过歌曲《秋天》,了解许多动物的不同特征2、环境准备:创设森林场景3、物质准备:大象走路、小鸟飞、大象喝水和小鸟吃食的图片各一张贴在森林场景里,小鸟和大象头饰各一套,《秋天》《大象和小鸟》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秋天》乐曲中进教室。T:秋天到了,我们一起去森林里唱歌吧!二、引导幼儿了解大象和小鸟的角色特点T:森林里有谁?我们来学一学大象。看,这只大象在干什么?我们来学学。森林里还有谁?一起来学学小鸟。小结:大象走起路来慢慢的、重重的。小鸟飞起来轻轻的、快快的。三、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通过身体动作表演,引导幼儿理解和区别大象和小鸟两种音乐角色的不同。1、第一遍欣赏AB段T: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叫《大象和小鸟》。听,谁出来了?2、第二遍欣赏AB段,用动作来学。T:再来听听,哪段音乐是大象出来了,哪段音乐又是小鸟出来了?你可以用动作来学一学。小结:大象出来的音乐是重重的、慢慢的。小鸟出来的音乐是轻轻的、飞得快快的。3、第三遍听老师讲述故事,完整欣赏AB、AB段T:原来这首音乐中讲了关于《大象和小鸟》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完整音乐)师指图片讲述故事4、第四遍听音乐表演,表达对音乐的感受。T:宝宝想不想来听着音乐表演这个故事啊?当你听到大象出来的音乐就做个重重的动作,小鸟出来的时候就做个轻轻的动作呢。四、分角色表演T:宝宝,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表演吧!1、出示头饰T:请这边的宝宝扮演大象,另一边的宝宝表演小鸟,听到大象音乐时小鸟蹲下,大象围着小鸟走。听到小鸟音乐时大象蹲,小鸟围着大象飞。2、交换角色表演五、结束活动T:今天,我们在森林里玩得真高兴,下次再来玩吧!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大象走的动作离开“大森林”。活动反思:本节课我通过传统的图片观察和音乐欣赏让幼儿区分这两段音乐,幼儿在音乐中尽情游戏。从活动过程看,本节课特别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表演时能大胆的展现自我,体验着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在编动作这一环节,幼儿受我的影响,幼儿的动作较单一,而我又没有及时的加以引导,导致这一环节完成情况欠佳,作为教师今后应在课堂的引导方面多下功夫。《小鸟》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倾听音乐的快慢变化,做出相应的小鸟动作。2、喜欢玩音乐游戏。活动准备鸟妈妈的头饰。活动过程1、听音乐走路: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站立不动。游戏反复数遍。2、听音乐找座位:幼儿听“走路”的音乐,按着节奏走路,音乐停止,幼儿迅速找到任意一个座位坐下。游戏反复数遍。3、幼儿学做音乐游戏:教师戴头饰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小鸟,妈妈带娃娃出去玩。幼儿听“鸟飞”音乐,做鸟飞动作,音乐停止,提醒有热找到家(座位)。教师变化音乐的`快慢速度:“音乐有什么变化?”“音乐快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很快乐,自由自在地在飞翔)“音乐慢的时候,小鸟可以干什么?”(小鸟在捉虫、休息)“音乐停止了,小鸟就干什么?”(找家)游戏反复数遍。活动建议在学会做“小鸟找家”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其他小动物的音乐,如小兔、小猫等,让幼儿听音乐做“小兔找家”、“小猫找家”的游戏。小鸟的教学设计篇三【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部首“双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文中“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4、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教学难点】学会关心弱小。【教学步骤】一、导入1、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2、板书课题:阳台上的小鸟二、释题1、你知道什么是“阳台”吗?(板书简笔画)2、认识“阳、台”两字。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些什么?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学生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3、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认读情况;4、指名分段读文,相机指导。四、细读熟思,深入领悟(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1、边读边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再读细思:小鸟是什么样子的?3、三读激情:(1)小鸟为什么会来到“我”家的阳台上?(2)你看到这幅场景,心中会怎么想?(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1、读文及己:(1)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2)“我”为什么“悄悄地看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