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藤野先生》特殊词句理解1、无非:只不过。流露出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的恶浊气氛的厌恶。2、油光可鉴:jiàn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镜子,这里作动词3、实在标致极了: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外表美、精神空虚的特点。表作者的鄙夷和反感。“实在”强调了讽刺和反感。4、精通时事: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反语。这是讽刺的说法,指出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事。表达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5、清留学生盘辫子的细节描写的作用;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提示了这些留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效忠腐朽的清王朝的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也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6、清国留学生学跳舞的细节的作用:活画出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不学无术的丑态,厌恶之情溢于言表。8、第5段:“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是写仙台中国留学生少,可看出日本民众的善良友好,而作者统统推断为“希为贵”,流露出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也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大概”表推测,不敢肯定。“居然”表出乎意料,表明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此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9、爱国青年:反语。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二)《藤野先生》29~32段1、命运:流露出弱国国民不能主宰自己的无奈感。自然:讽刺了狂妄自大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偏:表明不该出现,体现中国国民的愚昧和麻木。何尝:与“不”连用,用反诘表肯定,表他们无一例外地幸灾乐祸、麻木不仁,表达了作者对强烈的痛恨之情。2、表达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5、“那时”指在仙台医专看影片;“那地”日本仙台医专看电影的讲堂里。“我的意见”指用医学救治病人疾苦。“意见变化”指弃医从文。3、前两个指日本学生,后指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4、本无因果,却加“所以”,并用“当然”强调,深刻地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对和种谬论的愤慨和抨击。表达了作者遭凌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5、因为这些欢呼损伤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6、插叙。“那时那地”决定弃医从文,决定用文艺来救国;但回国后发现医学固然不能改变精神,但单靠文艺也不可以,只有社会革命才能促使改变。以国家需要为中心思考问题。(三)《藤野先生》37~38段1、厌恶;恨。2、没民族偏见,关心中国和中国人;热爱医学事业。3、这段把对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统一,把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政治斗争结合,从而总结了全篇,深化了中心,加强文章的战斗性。“似乎”表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力量是巨大的,强烈地表明了作者对恩师的怀念。“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的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指作者长期受迫害,一想到先生对自己对中国的期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4、“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正人君子”为什么加引号?指的是什么人?从课外阅读中,你能举出一两篇鲁迅的这种为“正人君子”所痛恨的文字吗?加引号表讽刺。“正人君子”反语,指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御用文人。5、结尾这句话,表明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与敌对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为中国的光明前途而奋斗。6、敬仰和怀念藤野先生。(四)《我的母亲》重点语句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了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二十多年,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3、如果我学得了……如果我学得了……如果我能……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接人待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4、历代贤母知多少?孟母三迁中的孟子的母亲。画荻教子中欧阳修的母亲。(五)《雪》重点语句1、“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全句强调了雪的独立不羁昂然向上的性格。2、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