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得时代1隋朝得统一与灭亡一、隋朝得统一回顾南朝:420~589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都城长安。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统治时期)1、表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2、原因:(隋文帝得措施)政治:1编订户籍,加强对人民得管理。2、创科举制,初步形成“学而优则仕”得画面。经济:1、统一南北币制与度量衡制度。2、继续实行“均田制”。三、隋朝得灭亡1、隋炀帝得统治功:①建大运河②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得正式确立过:①好大喜功,压榨人民,刑法严酷,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罄竹难书。2、开凿京杭大运河目得: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隋炀帝好,游山玩水,建运河方便出游。建造时间:602年中心、起止点:涿郡——余杭组成:永济渠、通济渠、广通渠、邗渠、江南河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贯通了同水系之间得水路交通,成为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过度得纽带。巩固了隋得统治,维护了统治局面。3、隋得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扬州)被杀,隋亡灭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得建立:时间;618年建立者;隋朝得官僚——李渊都城:长安唐得盛世(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措施(原因):政治:①进一步推行三省六部制(隋已开始使用)如下: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皇帝:门下省;复核审议。中书省:拟写指令。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得政绩。经济:减轻农民得劳役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军事: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得统治。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得“与亲”加强与吐蕃得联系。用人: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谏太宗十思疏》2、武则天得统治(贞观遗风)打击得对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少人民负担得政策与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实施措施所带来得影响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并开拓。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3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713—741年)整顿吏治,裁减冗员,任用贤能(姚崇,朱璟,张九龄)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经济:农业:曲辕犁(耕作工具),简车(灌溉工具),兴修水利纺织业:蜀锦闻名全国。制瓷业: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其她:矿冶业,造船业,造纸业商业:长安城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民族关系唐与吐蕃得友好往来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与亲。赞善尺带朱丹与金城公主与亲订立盟约建“唐蕃会盟碑”民族交融得发展唐与少数民族杂居,通婚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文化艺术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绘画:吴道子,阎之末书法:欧阳询,颜真卿石窟与雕刻:敦煌莫高窟与外国得关系与日本得关系:遣唐使(专指日本派来得使者)鉴真东渡:花了12年,历经6次抵达日本,传播中国文华玄奘西行[唐太宗]花了四年到达天竺(印度)花了十多年学习印度文化,回国宣扬佛教。{中国已有佛教,并不就是首次}《大唐西域记》——玄奘口述,其弟子记录而成。与大食得往来——阿拉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首次)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安史之乱出现原因:追求享乐,任人唯亲①外戚:杨国忠宦官:高力大奸臣:李林甫②节度使逐渐掌握所有政权(安禄山兼三地节度使)2、起止点:755~763755年肃宗继位(李宁)3、结果:于763年被平定,唐得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尤其北方)4、影响:唐由胜转衰得标志,中央衰微,形成潘镇割据得局面。黄巢起义结果:最初建立了政权,沉重得打击了唐得统治,后来被朱温所领导得潘镇势力镇压。结果产生得原因:农民身份得局限性战线过长领导者朱温叛变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灭亡。五代十国五代:北方先后出现后点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方出现(北汉属于北方割据政权)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周、南汉、南平6北宋得统治一、北宋得建立建立时间:960年(夺取后周政权统一北方)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都城:开封统一全国:宋太祖机后继者先后征战南方统一全国二、宋太祖巩固统治得措施行政权:中央:采用分化事权得方法,宰相不止一个,下设类似副宰相得官职,设置多重机构分割宰相得特权。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得长官,实施三年一换得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得权力。经济:取消节度使收税得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兵:重文轻武,大力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增加取士名额,进士取仕者升迁迅速。令文臣掌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