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校实际谈化学多媒体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结合我校实际谈化学多媒体教学策略——.doc

结合我校实际谈化学多媒体教学策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7第十三届“三优”评选[参评论文]毛道锋老师第页|(电教论文2007-05)结合我校实际谈化学多媒体教学策略——化学课堂怎样有效运用幻灯片进行教学?贵溪市第一中学毛道锋(0701-3399122、13407015365)[摘要]:自2003年江西省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启动以来,我校在扩大校区建设的同时也大力提高现代化教学设施硬件的投资和增强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为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几万元的60吋背投、智能电教单元、摄像头、闭路、广播系统以及互联网,并建成了一座集实验室、监控室、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每位教师也都配置了笔记本电脑。这为我校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在我校,80%的教师在课堂上都使用幻灯片辅助教学,化学教师中有92%使用幻灯片辅助教学。但在使用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笔者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得出一些心得:我们在运用幻灯片进行教学时应采取有效策略,课堂使用幻灯片应注意幻灯片不能代替板书;清晰为主,美观为辅;不要用幻灯片呈现大量文字材料;播放幻灯片时要控制速度,恰如其分;不要用幻灯片过于详细地呈现教学内容;内容安排要科学合理。[关键词]:幻灯片信息加工认知情境反馈教学策略化学教学2007年4月对我校化学教师的调查统计显示:92%的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幻灯片(PowerPoint)辅助教学;其中60%的教师用来演示板书内容;15%的教师用来创设问题情境;15%的教师用来插入模拟动画和录像;10%的教师用于演示补充资料(文字、图片)。幻灯片具有适合呈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很多功能,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还可以按顺序播放等等。但在实际听课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用幻灯片制作的课件,存在一些共同问题。现将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反思,使之成为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幻灯片的有效教学策略。一、幻灯片不能代替板书,要将幻灯片和板书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有些教师为了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用幻灯片代替板书,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变成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灌输式”教学(有人戏称为“电灌”),弊端有二:其一教师即使放慢播放速度,学生也难以记下学习的内容,难以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其二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被动,教师展示、讲解的内容越多,学生越没有思考、内化的时间和空间。幻灯片不宜代替板书,而应与板书相互结合,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服务。板书的作用是提示学生课堂学习重点、难点的简捷、是有效的表达方式。在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抬头看一下黑板,本节课的内容要点、相互关系、知识体系应该完整地映入学生的眼帘。幻灯片的作用是教师呈现文字、图片等资料的一种呈现方式。用幻灯片所呈现的文字和图片等,应该是对板书的补充与说明。二、学生在观看幻灯片时,第一需求是清晰,第二需求是美观白底、深色字的幻灯片在播放时比较清晰,而黑底、白字的幻灯片在播放时则不够清晰。这说明幻灯片中字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搭配非常重要。由于颜色搭配不当,造成字迹不够清晰的幻灯片,容易让观看的学生产生急躁的情绪,此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再好,也难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字迹清晰的基础上,要努力制作美观的幻灯片,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化学是一门很“美”的科学,仪器美、装置美、操作美、现象美,都是化学独有的美。幻灯片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呈现方式,它是创设课堂氛围的一种重要环境要素。幻灯片做得很美,符合学生的审美要求,学生学习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提升美的感受。教师在制作幻灯片时,忌两个极端:一是过于单调;二是过于花哨。幻灯片过于单调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减弱大脑的兴奋程度,学习效果会衰减。幻灯片过于花哨容易让人分散注意力,不容易抓住课堂上的重点,也不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学习效果也会衰减。因此教师在制作幻灯片时,选材要广泛精心,内容要图文并茂,布局要错落有致,颜色要和谐统一,形状要相互搭配,呈现要先后有序。幻灯片的美体现在每一张幻灯片上,还体现在幻灯片播放过程中精心、巧妙的安排。美观的幻灯片设计,使化学课变得更“美”,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心情放松,学习状态更佳。三、幻灯片不宜呈现大量文字材料,而应简洁生动,画龙点睛在一页幻灯片中,若呈现大量文字材料,对于观看的人来讲会有一种视觉的恐惧感。由于要阅读大量的文字材料,对人的视觉会造成压力,这种视觉压力可以转化为心理上的压力,使阅读者从心理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行为上表现出情绪烦躁“不想读”。可是在课堂上,学生又必须读,这种“硬着头皮读”的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在这种阅读中,学生要先读懂材料,才能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再思考问题与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这种阅读使学生进入情境较慢,不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这种阅读也往往使课堂的学习节奏较慢,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当用幻灯片呈现大量文字时,形式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