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我校基本教学思路的探索与思考在深入自习辅导、与学生交谈中,在检查教师印发的习题里,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能认真阅读教材,很好掌握基础知识,而是忙三迭四、急急勿勿地做老师印发的练习,习题做不出来了,才去翻书。而不少教师印发的习题往往翻印于现成材料或临时拼凑,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因而造成老师整天忙于印刷分发,学生则整天沉溺于习题演练,负担好重,苦不堪言。事业在不断发展,新教师不断涌入,青年教师虽精力充沛,但苦于缺乏经验,缺少办法,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进入角色,影响教学效果。怎样使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所遵循,而少走弯路呢?针对这种情况,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我们提出一个基本的教学思路:“基础知识不厌其烦,基本训练不宜过难,知识点找细找全,重点内容反复再现。”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强化,加强引导,使多数教师注意这一教学思路的贯彻、实施,转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各个学科均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师生过重负担,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让我们展开来谈一下:一、基础知识不厌其烦1、为什么强调基本知识不厌其烦呢?古语云:“合抱之木,起于毫厘。”荀子的“劝学篇”里也明确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都强调了基础的重要。而这里强调不厌其烦,还含有反复琢磨,细细咀嚼之意,这正如宋朝大理学家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不厌其烦,正是反刍消化,细嚼慢咽,学生学习了解知识,都必然经历一个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最终掌握的过程,而要由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注意,教者必须有一个反复强化,提醒刺激的过程,才能引导学生由无意注意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这是我们强调基础知识不厌其烦的教育学佐证。从心理学角度,一个人要想对某件事物形成比较牢固而永久的记忆,至少要重复刺激七次以上,这也是我们强调基础知识在不厌其烦的心理学佐证。2、怎样才算做到不厌其烦呢?我们强调基础知识不厌其烦,并不是千篇一律,照本宣科地反复重复,若是这样的话,学生又怎么能不烦呢。我们这里说的不厌其烦是指教师在讲课中交待概念时,不仅要正面叙述,直观给出概念,而且要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不同侧面,广角度、全方位交待清楚与概念有关问题,全息摄景般地交待概念,窥斑见豹,一叶知秋,同时通过布置学生搞单元知识总结、各章知识总结、几章知识相关内容对比总结,以及重要基础概念、基本公式的反复测试,重要方法的反复强化,真正做到使学生每提起一章则本章知识点脱口而出,基本解题思路心中有数,为正确演练习题和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训练不宜过难1、为什么强调基本训练不宜过难呢?因为我们通过基本训练主要是强化思路,掌握方法,以使学生养成正确分析问题习惯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一些难题,不外乎是所含过程比较复杂、比较隐晦,但基本训练过了关,分析难题才会有基础,难题才会迎刃而解。基本训练不宜过难,能帮助学生在低起点小阶梯的训练中增强信心,开发智力,从而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掌握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怎样进行不宜过难的基本训练呢?我们说不宜过难,并不是没有难度的盲目练习。要想开展好基本训练,教者必须有大量习题储备,从而将这些习题分出层次,选出哪些习题新课讲完后练习,哪些习题单元总结中练习,哪些习题阶段训练时练习,哪些习题总复习才进行训练,这样分门别类,层次递进,学生在渐进中既不感到怎么困难,知识又不断由浅入深得到强化。三、知识点找细找全1、为什么要强调知识点找细找全呢?1985年以来,我国借鉴国外考试经验,改革考试方法,开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考试改革:每科考试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客观试卷,即选择题,机器阅卷,第二卷为主观卷,即综合计算题或问答题,人工评卷。近年来,主观试卷的份量和比重越来越大。标准化试题的配置,使考核面大大加宽,考核点越发细密。为了适应这种标准化考试的改革,我们必须强化知识点找细找全。2、怎样将知识点找细找全呢?在日常教学中,要逐章逐段,甚至逐句逐字认真分析教材,分析理清知识点。还要注意导言、注释以至习题中闪现的知识点,真正吃透教材,做到细致入微,不露点滴,全面扫到,不差秋毫。这要求教者要对大纲教材有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要勤钻研,细分析,才能真正将知识点找细找全。四、重点内容反复再现1、为什么强调重点内容反复再现?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的诸矛盾中,必有主要矛盾,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将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纲领性的内容,比如:一些重要的定理定律,一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在练习中有计划地反复再现,以期强化。由于重点内容通过反复再现得到强化,可以起到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带动知识的掌握。2、怎样做到重点内容反复再现?在知识点找细找全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