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重点.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共政策重点.pdf

公共政策重点.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绪论(P6)公共政策的含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个人的行动。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P9)公共政策的功能:1、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本质特征)2、导向功能----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3、管制功能----对目标群体的约束管制4、调控功能----对社会各个集团利益冲突的调节与控制(P25)公共政策的分类一、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二、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三、管制性政策、自我管制性政策四、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五、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第二章政策分析政策分析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政策理论,知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帮助决策者制定和优化具体政策的过程.第三章政策主体(P82)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非官方决策者是指并不拥有合法权威去做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人们,包括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1)官方决策者①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②行政决策机关:作用越来越突出③行政执行机关:不仅能够参与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而且能够通过行政拖拉和无所作为使其他机构制定的法律或政策徒有虚壳。④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权和法令解释权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司法审查权是指法院有权审查立法和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违宪。法令解释权是指法院有权解释和决定那些只有抽象的表述且容易引起分歧的法规的含义。(2)非官方决策者①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达的功能。其方式包括:院外活动、舆论宣传、政治捐款、抗议示威等。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政策制定不应受个别或少数利益集团的操纵。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由以下因素决定:A成员数量B财力状况C团体实力D领导者能力E群体凝聚力F与政府决策层的关系②政党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加以实现,政党常常履行着一种利益聚合的功能,即政党努力将不同利益集团的特定需求转变为一般性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③公民个人公民个人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主权者的身份投票、通过代议的形式推举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通过威胁手段如示威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多方游说、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④大众传媒指广播、电视、报纸、报刊、杂志等人们借以表达思想和意愿、传播各种信息的舆论工具,有“第四种权力”之称。大众传媒通过以下特点使其成为现代社会政策主体A传媒是传播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工具。B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有效向政府反映公民所需。C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舵,引导公民的价值取向。D传媒是社会信息分配的中枢,公众和利益集团借用传媒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传媒利用自己抢先获得信息的优势影响人们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⑤思想库思想库,或脑库,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别称,它是政策主体的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被认为是现代决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例如布鲁金斯协会,胡佛研究所,兰德公司,野村研究所等等.思想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它的出现对改善政策系统和环境、促进决策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第四章政策模型(P108)一、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P108)理性概念往往是以共识性标准为前提的。理性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理论: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自利行为导致利他的结果。理性行为的概念有着许多人类行为的经验依据:“我想达到X这样一种目的,所以我选择了Y这样一种方式。”传统的政策理论有着理性主义前期发展的深刻烙印。它认为,任何决策都是目标性的行为,达到目标当然会有很多种途径和手段。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即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优方案。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最优选择应具备如下条件:(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2)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3)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5)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