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pdf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标卷地区选做】(2023上·湖南长沙·高三湖南师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节选自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材料二: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小功也,罚功不当名也;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罚,非不说于大功也,以为不当名也害甚于有大功,故罚。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故明主之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越官则死,不当则罪。守业其官,所言者贞也,则群臣不得朋党相为矣。(节选自《韩非子·二柄》)1.材料一加粗的部分仅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是故疑则举A而归之B于仁C以君子长者之道D待天下E使天下相率F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G故H曰忠厚之至也。2.下列对材料中标红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表示“用来……的”,与《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的用法一致。B.“劝”在“爵禄不足以劝”“劝学”“惩恶劝善”“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意思不完全相同。C.典冠,即掌管国君之冠;其中“典”字与苏武归汉后担任的官职“典属国”中“典”字用法一致。D.畜,在这里是“养育”的意思,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俯不足以畜妻子”中的“畜”字意义完全一致,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苏轼对尧的这一举动表示认可,认为其中体现了圣人的心意。B.苏轼认为,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是因为用爵位俸禄行赏,用刀锯作刑具,对一切的劝善罚恶都没用。C.韩非子主张,臣子如果取得的成绩和他的职事相当,并且完成职事的情况和他的话相符合,君主就应该给予他奖赏。D.韩非子用韩昭侯的例子说明,哪怕臣子做了让君主高兴的事,但是如果臣子做的事超越了他的职责范围,也还是应该受惩罚。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2)守业其官,所言者贞也,则群臣不得朋党相为矣。5.根据文本推测,如果苏轼穿越成为韩昭侯的谏臣言官,他一定不会认可韩昭侯的奖惩方案。请结合材料一,给出苏轼的奖惩方案并说明理由。【全国卷地区选做】(23—24高三上·宁夏银川·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景公之晋,从平公饮,师旷侍坐。景公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中坐,酒酣,将出,又复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矣。”景公出之舍,师旷送之,又问政于师旷。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矣。”景公归,思,未醒,而得师旷之所谓。公子尾、公子夏者,景公之二弟也,甚得齐民,家富贵而民说之,拟于公室,此危吾位者也。今谓我惠民者,使我与二弟争民耶?于是反国,发廪粟以赋众贫,散府余财以赐孤寡。仓无陈粟,府无余财,宫妇不御者出嫁之,七十受禄米。鬻德惠施于民也,已与二弟争民。居二年,二弟出走,公子夏逃楚,公子尾走晋。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还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后世将孰有此?”晏子对曰:“其田成氏乎!”景公曰:“寡人有此国也,而曰田成氏有之,何也?”晏子对曰:“夫田成氏甚得齐民。其于民也上之请爵禄行诸大臣下之私大斗斛区釜以出贷小斗斛区釜以收之。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