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5一阶RC电路的暂态过程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RC电路的响应。2.了解一阶RC电路时间常数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掌握用示波器测量时间常数。3.进一步了解一阶微分电路、积分电路和耦合电路的特性。二、实验原理1.一阶RC电路的全响应=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当一阶RC电路的输入为方波信号时,一阶RC电路的响应可视为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的多次重复过程。在方波作用期间,电路的响应为零输入响应,即为电容的充电过程;在方波不作用期间,电路的响应为零输入响应,即为电容的放电过程。方波如图4.5.1所示。图4.5.1方波电压波形图4.5.4测常数和积分电路接线2.微分电路如图4.5.2所示电路,将RC串联电路的电阻电压作为输出U,且满足τ‹‹t的条件,0w则该电路就构成了微分电路。此时,输出电压U近似地与输入电压U呈微分关系。0iduURCiOdt图4.5.2微分电路和耦合电路接线图4.5.3微分电路波形微分电路的输出波形为正负相同的尖脉冲。其输入、输出电压波形的对应关系如图4.5.3所示。在数字电路中,经常用微分来将矩形脉冲波形变换成尖脉冲作为触发信号。3.积分电路积分电路与微分电路的区别是:积分电路取RC串联电路的电容电压作为输出U,如0图4.5.4所不电路,且时间常数满τ››t。此时只要取τ=RC››t,则输出电压U近似地与输ww01入电压U成积分关系,即UudiORCit积分电路的输出波形为锯齿波。当电路处于稳态时,其波形对应关系如图3.5.5所示。注意:U的幅度值很小,实验中观察该波形时要调小示波器Y轴档位。i图4.5.5积分电路波形图4.5.6耦合电路波形4.耦合电路RC微分电路只有在满足时间常数τ=RC‹‹t的条件下,才能在输出端获得尖脉冲。如w果时间常数τ=RC››t,则输出波形已不再是尖脉冲,而是非常接近输出电压U的波形,这wi就是RC耦合电路,而不再是微分电路。这里电容C称为耦合电容,常应用在多级交流放大电路中做级间耦合,起沟通交流、隔断直流的作用。其波形对应关系如图4.5.6所示。注意比较输入、输出电压波形的区别。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1.模拟/数字电路实验箱1个2.示波器1台3.晶体管毫伏表1块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输出方波U的峰值电压U=4.5V,周期T=5ms,即频率if=200Hz。将此方波电压U从示波器Y轴输入(开关置于DC档),观察并校准该波形后描i述下来。2.按图4.5.4组成串联电路,取R=1KΩ,C=0.47uf,并按图3.5.7接线。注意信号发生器的金属屏蔽线(既地线)必须与示波器的屏蔽线相连接。计算这个RC充放电电路的时间常数,并用U的波形在示波器上测定电路的时间常数,具体做法如下:C调节示波器,使屏幕上呈现出一个稳定的指数曲线,如图4.5.8所示。取波形幅值的63.2%处所对应的时间轴的刻度就可测出电路的时间常数:τ=“扫描时间(ms/cm)×op(cm)。图4.5.7仪器与实验板的连接图3.5.8时间常数曲线其中,扫描时间是示波器上X轴扫描速度开关“t/div”的指示值。OP是示波器上的读出该度(div),参见图4.5.8波形。注意读数时要把“t/div”开关的“微调”置于“校准”位置上。将时间常数τ的计算值、测量值和波形记录在表4.5.1中。表4.5.1测量数据计算值测量值波形R(KΩ)C(µF)扫描时间(ms/cm)Op(cm)τ=τ=3.微分电路①按图4.5.2接好线路,选取R=0.5KΩ,C=0.47µF,则输出U应为尖脉冲,记录波形0于表4.5.2中。②C不变,将R改为5KΩ,观察τ对微分电路的影响,并将波形记录于表4.5.2中。4.积分电路①按图4.5.4接好线路,R=10KΩ,C=0.47µF,使τ‹‹t,则输出U应为锯齿波,记w0录波形于表4.5.2中。②C不变,将R改为1KΩ,观察τ对积分电路的影响,并将波形记录于表4.5.2中。表4.5.2测量数据电路性质组别波形图τ的计算值R=0.5KΩC=0.47µF微分电路R=5KΩC=0.47µFR=10KΩC=0.47µF积分电路R=1KΩC=0.47µF五、注意事项1.根据RC电路充放电曲线的变化规律,取测试点时,应在曲线变化率大的地方多取几点,以便准确地描绘曲线。2.注意充电电压不应超过电容器的额定值。六、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RC充电电路上电容电压的动态过程的时间函数表达式,并据此说明为什么实验中到电容电压波形幅值的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