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传统文化元宵节教案传统文化元宵节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元宵节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传统文化元宵节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3、了解元宵节的风俗,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喜欢过节吗?这是什么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放元宵节动画)2.那天,你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谁在一起?(指名说)谁能照样子再说说!(板书课题:元宵节)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能把元宵节的欢庆场面都表现出来,现在就读给大家听!(范读)2.大家想读吗?自己试一试!并注意哪个音节出现的次数最多。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词里?(指名说)用笔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四人一组,互相帮助,试读这些词。4.指名读,大家一起试一试!(屏显:元宵节汤圆团圆圆又圆)5.给“圆”字开花,了解“圆”的意思,渗透“团圆”含义。6.反复认读,强化识字。自由带拼音读→师指字(屏显)学生读→同桌互相检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读课文→随机指字读7.四人一个小组,把你识字的方法、窍门说一说。8.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识字情况,并进行扩词、说话练习。9.渗透“元宵节”的来历,创设意境,“送生字宝宝回家”。(屏显:学生喊出生字宝宝的名字,认对后生字宝宝归位)10.游戏:“摘灯笼”。(想一想,本课生字都会认了,再举手“摘灯笼”。)11.“开火车”读词卡,为朗读儿歌做准备。三、指导朗读1.自由读儿歌。2.学生读,学生互评。3.师范读,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读。4.同桌互读。5.今年的元宵节过得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把这种心情带入课文再读一读!6.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边想边读)7.请读得最有感情的同学上台表演。(创造性地朗读)8.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也在今天举行?(拓展学生思路)9.让我们把美好、团圆、幸福、有趣的元宵节读出来吧!(想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能背的同学就背)四、创新拓展1.我们中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你能用这样的句式给大家说一说吗?(屏显:______,_______在一起______。)2.有一个节日,和元宵节很像,月儿也是圆圆的,你能猜出是哪个节日吗?3.如果我们把《元宵节》改成《中秋节》,你觉得行吗?试一试!看花灯教学目标:1、认字15个,写字画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景象培养学生想像力,激发民族自豪感。4、句式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元宵节》,大家来说说元宵节人们在干什么?(吃汤圆)“汤圆”的`“圆”是什么意思?(团圆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团圆了,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元宵节最好玩的花灯吧!(好)(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三、认识字词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花灯的世界吧!(生齐读课文)1.看第一盏花灯,认识“金”、“吐”、“泡”。(师出示词语卡片“金鱼”,先认“鱼”,再读文中句子,认“金鱼”这个词,最后认“金”字。)2.看第二盏花灯,认“眨”、“睛”、“猴”。(师“眨眼睛”,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进行讨论。)3.看第三盏花灯,认知“走马灯”。4.看第四盏花灯。5.小结。四、熟读课文1.教师领读课文。(提醒学生“吐”“眨”“追”“立”这四个字要读重音。“真”要拖长音。)2.生练读课文。齐读。教师指导后再读。挑战读。五、再认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认读,评出“优胜小组”。2.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评出“优胜个人”。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六、布置作业发挥想像力,把自己喜欢的花灯画下来。明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花灯最好看。传统文化元宵节教案2一、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3、知道元宵节的时间是正月十五。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元宵节庆祝活动的乐趣。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活动准备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2、锣鼓音乐伴奏带三、活动过程1、讲讲元宵节。(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2、做元宵。(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①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②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4)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