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传统文化教案.docx

传统文化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传统文化教案传统文化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传统文化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中华武术的风格、作用,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3.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之情。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1.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2.教师教学资源《中国功夫》(音频、视频);武术动作图示;北京奥运会、春晚节目中有关武术的视频。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歌曲《中国功夫》,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提问: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对歌曲的感受?请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2.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感受中华武术的风格。(1)提问:为什么大家喜欢中国功夫?武术有什么用?小结:中国功夫可以帮我们强身健体,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武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武术动作变幻多端、刚劲有力,用武术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活动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传统文化教案2一、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旨在引起学习传统文化的'浓烈兴趣,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二、活动准备: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2、图片,实物(中国结等),文字资料。三、活动人员三年级9班全体师生。四、活动过程:(一)活动的步骤:(课前少年先锋队队歌,结束时班主任总结)1、古诗词诵读2、模特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物件3、三字经诵读4、故事表演传统文化教案3一、班会主题。“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二、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三、活动建议。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第一阶段:活动准备1、歌曲:《但愿人长久》。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信息。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4、学生带好月饼。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主持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1、首先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亮》引出班会主题;2、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3、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第一主题:话说中秋(一)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甲: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请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同学说中秋节的来历)乙:噢,原来中秋节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二)听故事《嫦娥奔月》甲:中秋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乙: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同学来介绍一下,请听故事《嫦娥奔月》(同学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甲:嫦娥真是个善良的仙女,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难。乙:中秋吃月饼也是为了纪念朱元璋月饼起义,希望嫦娥一家团圆的民间传说。(三)竞猜中秋灯谜主持人2:同学们,中秋夜,明月高悬,桂香浮动,民间有赏月猜谜的习俗。下面和中秋有关的谜语你会猜么?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十五的月亮(猜成语)月亮里的桂树(打一成语)(四)品诵中秋诗文主持人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借月抒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生诵诗歌)全班:古诗吟唱:水调歌头(歌曲:但愿人长久)甲: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乙: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甲乙:《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到此结束。四、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1、设计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