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音乐教案【推荐】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班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的欢快、舒展的曲式特点。2、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用动作表现乐曲。活动准备:1、《喜洋洋》音乐及分段音乐。2、蟹农、蟹、蟹盒等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情感1、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野外游玩吧。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蟹塘)2、听,什么声音(欣赏乐曲第一遍)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欢快、喜悦)他们在干什么呀?3、出示蟹农图片:小朋友们好!我是蟹农。我们也和蟹农伯伯打个招呼吧!"小朋友,其实我听这音乐在捉蟹,现在正是吃蟹的时节,我们正忙着多捉点蟹去卖呢。""哦!原来是蟹农在捉蟹!"二、完整欣赏音乐,感知音乐性质。1、欣赏音乐第二遍。问:你觉得音乐有几段?这几段一样吗?(节奏有快有慢)2、欣赏音乐第三遍。(1)请幼儿想想音乐快的时候做什么动作?慢的时候有做什么动作?(2)教师讲解,幼儿听音乐。天黑了,蟹儿都爬上了岸,蟹农卷起衣袖,戴上了手套,拿着手电筒去捉蟹。左一个右一个,蟹儿真多。看着这么多蟹,蟹农真开心。蟹农拿起线儿,把一个个蟹儿都扎起来。看一看,雌蟹、雄蟹分一分,大蟹小蟹分一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装进盒子里,装了一盒又一盒,卖到全国各地。蟹儿都卖完了,蟹农开心的欢呼起来。三、分段欣赏音乐。1、小朋友,蟹爬出来,蟹农怎么捉蟹的?2、欣赏A段音乐,幼儿做动作。出示图片,捉了这么多的蟹,我们还想捉吗?再次欣赏A段音乐做动作。3、捉完了蟹,还要做什么?出示扎蟹的.图片。4、听B段音乐,幼儿做动作。(扎线、分蟹、装盒)5、请幼儿找个空位置听音乐做动作。6、出示装好的蟹,装好的一盒盒蟹都卖完了,蟹农心情怎样?那高兴的时候做什么动作?7、欣赏第三段(A),随音乐做动作。8、听了这么久的音乐,我们还不知道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呢,这首音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喜洋洋》。四、完整听音乐做动作。五、结束活动。大家一起捉蟹真开心,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好听的音乐《喜洋洋》。中班音乐教案篇2[设计思想]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用音乐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以此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活动目标]1、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2、能想办法帮助小蚂蚁克服困难;3、喜欢演唱,愿意大胆的表演。4、能体会到同伴之间友好交往、友好相处的快乐、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欣赏课件,感受歌曲,理解歌词的内容。欣赏《蚂蚁搬豆》的课件,提问:出示第一幅图1、一只蚂蚁在洞口眼睛瞪的好大,他发现了什么?引出歌词(一只蚂蚁在洞口,找到了一粒豆。)出示第二幅图2、哦,小朋友看一看他自己能办动吗?为什么?引出歌词(用尽力气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出示第三幅图,小蚂蚁在想办法。引出歌词(左思右想好一会想出好办法)出示第四幅图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想的什么好办法?启发幼儿动脑子想办法......后引出歌词(回洞请来好朋友,合力抬着走)最后蚂蚁把豆终于搬回家了。二、播放课件欣赏歌曲三、幼儿学唱歌曲。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歌曲。2、教幼儿说歌词,讲解歌词含义。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4、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四、学习歌表演师友共同表演《蚂蚁搬豆》反复表演,注意纠正幼儿动作。提问: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动豆子呢?帮助幼儿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五、随音乐放松结束。[活动延伸]户外活动时,做体育游戏《蚂蚁搬豆》,进一步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中班音乐教案篇3活动目标:1.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2.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图片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和顺序。活动准备:1.已看过幼儿用书《大馒头》2.馒头、面粉、小麦的图片各两张,农民伯伯,小朋友的图片。3.画有问好和感叹号的底图一张活动过程:(一)幼儿初步熟悉歌词。1.教师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教师: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2.教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生产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教师:那我问你们,大大的馒头哪里来?(二)幼儿学唱歌曲《大馒头》。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图暗示幼儿记忆歌词。2.教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游戏,进一步记忆歌词。教师将答案句的歌词图片全部抽走,然后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顺序提问,幼儿按照歌词回答。教师:现在,我把有的图拿走了,我提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有快有对?(三)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