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要吝嗇你的讚美前日無意間在朋友的QQ空間裏看到了轉載的影片《小孩不笨2》,懷著幾分好奇觀看了影片,兩個小時過去,影片看完了,但思考才剛開始。“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們通常會投訴孩子很壞不聽話,很難與孩子溝通,其實孩子真的壞嗎?真的完全無法和孩子溝通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沒給予適當的教導,反而一味地譴責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或許,社會真的會多一個敗類。只要大人們和孩子有健康的溝通方式,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將不難發現,其實孩子並不那麼壞。”《小孩不笨2》這部影片基於這樣的立足點,生動地反映出了家庭問題、學校問題和學生問題,透過三個孩子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孩子們不只是需要關懷和愛心,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賞識和肯定,進而促使父母反思“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句話。記得一位致力教育的朋友說過這樣的話——“教育的過程應特別注重讓孩子不斷增加面對未來的信心。教學的主戰場在學校,教育的主戰場在家庭,教育應面向家庭,而不只是孩子。”說到家庭教育,不單單看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看學歷、學識有多高,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的觀念、思想,如果家長不善於和孩子溝通,不懂得去賞識孩子、鼓勵孩子,那麼這個家庭的教育注重要失敗。思索現今的教育,談到家校配合,大多家長抱之無奈,不是歎息就是抱怨,說孩子大了越來越不聽話,只聽老師的話;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懂事,自己的孩子怎麼怎麼不爭氣------每當此時,作為一名教師,總覺得心頭沉甸甸的。我常常在想,孩子的成長,需要多方共同形成的教育合力,如果家長那一方的教育鏈斷了,教育力不起作用了,試問教師再多的努力,能有大的收效嗎?自始至終,我堅信公益廣告裏的那句話“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難道不是嗎?孩子從一出生起,第一接觸的人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耳聞目濡;孩子快樂或難過,最先想到的還是父母------可以說,最早的時候,孩子在家的一言一行,都是最最真實的自我。但另一方的父母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之切,面對孩子犯錯,輕則批評,重則棒打,缺乏正確的引導;面對孩子的成績,總喜歡和別的孩子比,似乎永遠不滿足,讓孩子產生“無論我怎麼努力也沒用,你們都不會表揚我。”的心理,於是,不知何時起,父母和孩子之間形成了一堵牆,於是,溝通沒有了,理解沒有了,抱怨滋生了,煩惱降臨了。和孩子溝通,首先從賞識孩子、鼓勵孩子做起。說到賞識,就是關注孩子的優點,放大優點,啟動孩子自信的火花。誰都喜歡被別人肯定、賞識,孩子何嘗不是這樣的呢?難道賞識真這麼難嗎?先分享一個故事。我家小龍女佳寶在7歲那年,喜歡上鋼琴,自己主動告訴音樂老師想學鋼琴,從那以後,她樂此不彼地彈奏著一曲又一曲美妙的樂曲。在學琴的過程中,我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緊緊跟在孩子旁邊監督,而是給孩子自己的空間,即使孩子有時因連續彈錯一個音而拍琴鍵宣洩,我也沒有過多去責問。但孩子畢竟還小,堅持的意志難免有時也會動搖。往往由於作業多,有時對彈琴也沒了原先的主動和興致。有一天放學,佳寶回到家,一改往日嘟嘴的狀況,喜滋滋地坐到鋼琴前彈奏,而且越彈越起勁,越彈越投入,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支配著她。彈奏了一會兒,佳寶走到我面前說:“媽媽,你覺得我今天彈得怎麼樣?剛才樓下的小弟弟說很喜歡聽我彈鋼琴,說我彈的鋼琴很好聽!”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是得到讚美所以有動力啊!而這動力來源一個僅僅5歲大的孩子,只是一個小弟弟的隨口誇讚,卻讓被誇者信心大增,我們不能不承認賞識的魅力如此之大!既然一個孩子都懂得去表揚別人,為什麼我們大人做不到呢?那一瞬間我受到了觸動,於是,我常常對孩子說:“聽你彈的曲子是一種享受,心情很愉快!”“這首曲子的旋律太美妙了!再彈一遍讓我享受享受!”而孩子,不再把練琴當作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有聽眾的演奏,是一種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歷程。還有一個例子。有一個學生,原先作文基礎不好,交上來的作文不僅寥寥數語內容少,而且字跡潦草。我找到孩子家長,媽媽皺著眉頭說沒辦法,她講了很多次孩子都聽不進去,孩子呢?則在一旁低著頭,默不做聲。我明白了其中原由,於是我讓媽媽先回避,然後和孩子交流了作文的問題所在,下一步第1頁共2頁怎麼修改,最後我告訴他把字寫工整些,正所謂字如其人,人帥字也要帥。第二天,這個孩子交給我兩篇作文,一篇是原稿,一篇是新修改的作文。我仔細一看,發現孩子有認真在做這件事,儘管作文中還有一些詞不達意之處,但字跡明顯工整許多,我高興地對他說:“哇,你進步真大,字變漂亮了,內容也比原先的充實了許多,還能用上一、兩個好詞,不錯!”於是,我在他的作文中寫了一道算式“80+5(進步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