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雨巷****可歆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教学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教学教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教学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品味学习课文的语言。二、难点、重点分析1.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分析:本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点题,引出对少年读书生活的回忆。借助一连串的比喻,渲染由回忆带来的愉悦之感。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记述少年时代的读书作文的情况。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由回忆往昔转到抒发今天的感慨。添上这两段,不仅使文章首尾呼应,更重要的是把作者与读书,作文、读书与体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更多的启迪。课文的第二部分很长,是全篇的主体内容。这一部分的层次大致如下。第一层,第3自然段:交代有关的背景情况,讲自己因读书而欢悦的心情。第二层,第4~12自然段:记述看小画片和上小学时读书作文的情况。这一层又可以分为四个小层。第一小层,第4、5自然段:看小画片;第二小层,第6自然段:读真正的连环画;第三小层,第7自然段:读文化站的图书;第四小层,第8~12自然段:因读书而提高作文水平,获得荣光,悟出一点写作的道理。第三层,第13~17自然段:记述上初中读书、作文和创作的情况。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两个小层。第一小层,第13~15自然段:读大部头小说,作文受到好评,又悟出一点写作的道理;第二小层,第16~17自然段:学着创造,写出小小说并发表,这是因大量读书而得到的果实。2.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分析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它使文章中所有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有的以人物为线索,有的以物品为线索,有的以感情变化为线索,本篇充当线索的是书籍(长生果),这条线索非常鲜明,贯穿始终。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析:本篇作为记事散文,主体部分基本上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作叙述的。下面把有关的语句依次摘出来,从中可见其清晰易辨的特点:最早的读物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作文上初中后我终于开始学着那是上初中二年级时4.本文是怎样突出中心的?分析:本篇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事情、头绪也比较多,但无不围绕着一个中心强调读书的重要性,阐明阅读与写作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是平常所讲的形散神不散。集中并不完全等于突出。要想让中心突出,就得有典型的材料。本篇详细记述了两次作文的情况以及从中悟出的道理,揭示读与写的内在联系;学写小说一事,记述得虽然简略(或许这是由于搞文学创作不是中学生必做的事),但作者叙事之后马上附以议论,用力地扣在中心上假如不是读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除了选取典型事例,作者在行文中时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揭示中心,比如:-那时,就是因为酷爱书到了连一片带字的纸头都不放过的地步,我才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我的理解力。平常看的那些描写苦闷心境的词全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这样,围绕中心选材,所选的材料有面也有点,又注意不断地显示中心,本篇散文的中心就既集中,又突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5.本文是怎样过渡和照应的?其作用是什么?分析:先看过渡。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从看得津津有味到不过瘾,去阅读真正的连环画,这是儿时阅读生活的变化。前后两个阶段的内容,借助这个过渡段,自然地连接起来。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开头,都安排了过渡性的语句,用以连接前后的内容,使结构层次和叙事的条理更为清晰,上下文的联系更为紧密。再看照应。第一部分里,有忆及的说法标明转入回忆,第三部分则以至今诸语加以照应,如第3自然段中的欢悦,第6自然段听痴迷迷醉酷爱,以及后面的荣光如痴如醉说不出地高兴等,前后连成一气。再如,第13自然段中提到记书中优美的词语,第14自然段就有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之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15自然段结尾与第16自然段的开头,前边提到创造,后边紧承此意,两段之间语意和文气连接得十分紧凑,我终于开始学着创造了一句既是照应,又是过渡。作者注重过渡和照应,使文章内容的整体感增强了,眉目也更加清楚。6.在记忆的心屏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阂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这句话怎样理解?分析:此句,承前一句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而来。两个比喻,一个从视的角度形容(画页),一个从听的角度形容。心屏,这是新出现的词,把心说成是电视屏幕,其上可以传出画面和乐章,这就与后面的两个比喻联系起来。幅读fú(统读),是量词,一幅犹言一张。阂读quù,也是量词,一首歌或词叫一阕;这里中心词是乐章,其量词用个而不用首,故句中的一阂犹言一个。附注;乐章,指成套的乐曲中具有一定主题的独立组成部分,一部交响乐一般分为四个乐章。7.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味道。这句话怎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