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及答案.pdf

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及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地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至4页,第Ⅱ卷至。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选项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列是天津的四种特色农产品,回答1题。1.四种特色农产品中,对于水源和水质条件要求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图(图1)。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示意该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读图回答2-3题。2.图1中地层A.记录了46亿年的地球历史B.反映出不同宙的地层特点C.自下而上反映完整生物进化史D.自上而下形成的年代渐老3.图1中地层反映的环境特征是A.甲层——气候冷干,植被稀少B.乙层—爬行动物最为繁盛C.丙层—哺乳动物繁盛D.丁层——地球上生物极其稀少图2中L为气压中心,读图回答4-5题。4.图中甲、乙、丙、丁位于雨区的是A.甲、丁B.乙、丙C.甲、丙D.乙、丁5.造成此刻甲、乙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气团性质气候是影响植被类型和土壤性质的重要因素。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山区土壤有机碳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呈现有规律的时空变化。图3示意秦巴山区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数越大,相关性越强)。据此回答6-7题。6.土壤有机碳与气候相关性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海拔大于1000米,夏季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的理由是A.降水多,植物生长茂盛B.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多C.气温高,矿物质风化快D.降水多,土壤淋溶性强潮差是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高度差。芬迪湾位于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湾。在芬迪湾好望角公园有一片鬼斧神工的石林,由红褐色砂石岩构成。图4为芬迪湾的位置,图5为石林景观图,读图回答8-9题。8.芬迪湾潮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极地东风B.海湾形状C.洋流D.海水性质9.芬迪湾石林的岩石类型及形态的成因正确的是A.沉积岩侵蚀作用B.岩浆岩侵蚀作用C.变质岩变质作用D.沉积岩沉积作用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西南地区共有1912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保护名录,其分布受海拔、河流、人口、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地政府对不同生态环境状况的传统村落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图6示意西南部分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据此回答10-11题。10.相较于川渝地区,滇黔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更为密集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宜人适宜居住②村落受外界干扰小③少数民族分布广泛④传统农耕历史悠久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1.生态环境脆弱的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措施最可行的是A.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优势产业B.依靠政策扶持,加大旅游开发力度C.修复保护为主,传承与发展相结合D.兼顾相邻村落,统筹规划优势互补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能源供需矛盾持续偏紧,在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我国一些地方持续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表1示意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18—2021年全球石油供需情况(单位:万桶/天)。读表1,回答12-13题。表1年份2018201920202021需求100011011492419746供给10072100679420958712.目前,受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小的工业是A.乙烯B.生物制药C.合成树脂D.合成橡胶13.下列关于“双碳”目标下“拉闸限电”引发的中国能源供给思考,正确的有①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②减少油气勘探开采力度③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④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我国某中学地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软件模拟和设计实验观测学习太阳视运动的变化规律,图7示意该学生实测的某日直立长杆(高度139厘米)日影长度和朝向的日变化(7:00以前与18:00以后影子过长难以观测,未记录)。据此回答14-15题。14.该日该地A.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日出东北,日落西南C.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日出东南,日落西北15.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