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地理分区专题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1.若甲、丙两省都种植水稻,影响甲、丙两省水稻种植共同的因素分别是A.交通和土壤B.雨热同期C.劳动力和地形D.政策和科技2.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A.交通闭塞和水源短缺B.夏季酷热和台风频繁C.干旱和低温D.盐碱和洪涝3.Ⅰ图中数字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图中丁地带7、8月份河流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B.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C.处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D.此时农业用水量大,导致缺水严重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4——5题4.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5.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B.发展“立体农业”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一一苹果读下图,回答6-76.A、B两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原因是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B.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C.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水分条件好D.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7.A、B两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读“我国某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完成8.图示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A.青稞和油菜B.水稻和柑橘C.大豆和甜菜D.小麦和棉花9.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A.红壤的改良B.黑土的利用和保护C.沼泽的开垦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10.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水源条件B.热量条件C.地形条件D.土壤条件11.乙地今后农业发展方向是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增加牲畜数量,提高牧民经济收入C.加快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木材深加工D.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2、图示地区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A.天然橡胶B.棉花C.茶叶D.甜菜13.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源充足D.热量丰富14.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①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③酸性土壤改良④盐碱地整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努力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15.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是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16.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⑤产业升级投入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17.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③污染浪费严重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18.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A.暴雪B.沙尘暴C.咸潮D.赤潮19.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图中A.①B.②C.③D.④读材料,回答20~21题。材料一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材料二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千米(相对湿度小于90%时)的大气现象,灰霾天气正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常见天气。材料三如下面三幅图所示。注:图甲是广州市1957~2007年灰霾天数分布图,图丙为图乙中Ⅰ、Ⅱ、Ⅲ三地1985~2005年赤潮发生次数曲线图。20.有关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灰霾天气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扩散B.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广东与湖南交界处的秦岭山脉的阻挡,风力较弱C.珠江三角洲上空易出现逆温层D.工业发展迅速,能源消耗量大,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多21.图丙为图乙中Ⅰ、Ⅱ、Ⅲ三地1985~2005年赤潮发生次数曲线图,下列有关Ⅱ地赤潮发生次数比Ⅰ、Ⅲ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