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是你****芹呀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docx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拣麦穗》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教学目标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目标: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1.引导学生通过鉴赏不同人物拣麦穗的“细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探究作品主题(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2.在体会人物情感和探究作品主题中,品味文章丰富细腻、精妙动人的语言3.赏析文章象征的表现手法(烟荷包和小火柿子的象征意蕴)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细节,品味语言难点:探究主题,赏析象征的表现手法三、教学设想1.教学策略(1)基于生本对话的多元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策略(2)长文短教,化繁为简,重点落实文章的基本要素:人、事、物、情2.预习安排(1)熟读《拣麦穗》全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2)完成预习作业,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预习作业:①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②姑娘们和“我”各是如何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3.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整体感知,把握大意1.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拣麦穗2.文章写了哪些人拣麦穗?姑娘们拣麦穗,“我”(大雁)拣麦穗(二)生本对话:解读“细节”,品味语言1.阅读第二部分,解读姑娘们的“拣麦穗”指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思考:姑娘们是怎样拣麦穗的?她们拣麦穗是为了什么?时间(环境):“月残星疏的清晨”到“月亮又回到天边”——从早到晚(辛勤)动作:“挎”“拣”(拼命)内心:“遐想”“想”“痴想”“想象”“梦”——兴奋、喜悦,充满憧憬收获:“装满篮子”“或许能拣上一斗”目的:“卖”“攒”“扯”“买”“剪”“缝”“绣”“装”——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板书:姑娘们——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2.阅读第三部分,解读“我”的“拣麦穗”(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1-8节,其他同学思考:“我”和姑娘们的“拣麦穗”相比,有什么不同?动作:“歪歪趔趔”“跟在姐姐们的身后”“跌跤”“追赶蚂蚱和蝴蝶”收获:“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目的:“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板书: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纯真)的梦(2)指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我”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结合第三部分有关内容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为什么想到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我”: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贪吃、丑陋,少人疼爱,渴求并依恋老人那像“我”母亲一样的“朴素的爱”卖灶糖的老汉:衰老、孤独、居无定所,慈祥、纯朴,疼爱着“我”这个贪吃、丑陋而少人疼爱的小女孩,给“我”依恋,让“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朴素美好的爱(三)生生对话:探究主题,赏析手法姑娘们和“我”拣麦穗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而这两个梦最终都破灭了,那么,面对梦的破灭,姑娘们和“我”分别有着怎样的反应呢?1.阅读第二部分最后三节,思考:姑娘们面对梦想的破灭,有着怎样的反应?周围人又有着怎样的反应?姑娘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不会过分地悲伤”——甘于命运的安排,不再追求,不再梦想周围人:“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痴想”——因司空见惯而漠然、麻木板书(接上):姑娘……——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2.有人说,姑娘们的“拣麦穗”是一个大背景,而“我”的“拣麦穗”是一个具体的“个案”,是对大背景的一个生动别样的“注脚”那么,“我”最终的命运会不会像姑娘们一样呢?(学生讨论,阐述理由)提示:从课文中找依据,一是要抓住姑娘们和“我”各自面对理想破灭的反应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二是要结合文中关于烟荷包与小火柿子的描写,揣摩其用意思考相关问题:(1)烟荷包寄托了“我”的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我”常常想找到它?(2)作者描写小火柿子有什么用意?烟荷包:寄托“我”最初的纯真幼稚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小火柿子:象征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暗示“我”不会像姑娘们那样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是永存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板书(接上):大雁……——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四)对话作者:知人论世,延伸阅读1.点击链接——张洁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在20世纪80年代文坛,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她的许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