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书法的产生 构造.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节 书法的产生 构造.ppt

第一节书法的产生构造.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汉字的产生汉字产生的确切年代还不能断定。从近年考古研究的资料来看,汉字的历史可以远溯到五六千年前。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龙乃潜藏,龙为神话传说之物,源于古代人类的图腾崇拜;鬼为夜哭,一个比较现实的解释,那就是当仓颉造成字之后,人们为了习字,但又不能耽误白天的农事,所以习字就放到了夜晚,外人疑习字之声为鬼哭,也未可知;天为雨粟,可有两种解释:一、说明了造字时的天气,也许就像我们这儿前一阵子的连绵秋雨一样。二、说到秋雨想到了秋天,秋天恰恰是收获粟sù的时候,,所以这里所说明另一个方面应该是造字的季节,是年粟丰收,人们以为是仓颉造字感动了天,也在情理之中。“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之说可信之处太少,或者说它只是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文字的出现在当时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图画是人类文字的共同起源。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刻纹山东吕县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纹现在能够看到的最古的成批的汉字资料,是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后期的甲骨卜辞和钟鼎铭文中的文字,数目达到三千五百个左右。从文字结构来考察,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都已经应用,可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了。甲骨文奴隶制时代的商王朝.统治者是十分迷信的,每事必卜,每卜必至数次。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就是卜辞。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卜辞应用的字数大约有三千五百个。其中一半以上是可以认识的,不认识的字大多是人名、族名、地名等专用字。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或兽骨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刻在甲骨上,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因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人们称之为甲骨文。这片甲骨上记载了商王祭祀、乘车狩猎等活动,所刻的文字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大小不一线条纤细直笔居多棱角鲜明瘦削挺拔甲骨文之父—王懿yì荣王懿荣(1845年-1900年8月14日),字正孺,号廉生,山东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人。晚清翰林(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曾三任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精通金石学,被普遍认为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王懿荣酷爱金石,喜欢收藏古玩,翁同和、潘祖荫皆曾称其博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身患疟疾,派人前往达仁堂药店抓药。由于王懿荣略通医术,吃药时每味药材都亲自查看。偶然中,他发现其中一味称作龙骨的药上刻有文字,于是将药店的龙骨全部买下,并通过其他渠道广泛收集。经过研究,金石功底深厚的王懿荣最终确定“龙骨”是中国上古——殷商时期的占卜用骨,而龙骨上刻画的是比籀zhòu文更为古老的文字,也就是后来所称的甲骨文。此后,王懿荣开始大量收购甲骨,短时间内即得到一千五百多块,并使甲骨文为世人所知。由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一年即殉国,未能继续对这些文字进行研究。王懿荣身故以后,其次子王崇烈(字汉辅),将其所藏甲骨全部售与刘鹗,后者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将其中部份甲骨选刻,出版《铁云藏龟》,并明确提出甲骨文为“殷人刀笔文字”。从此,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迅速兴起。王懿荣对甲骨文的发现,为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汉字的构造文字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表意文字(非字母文字),汉字被认为是表意文字的典型代表,如汉字中的“日、月、山、木、水”等,字的形体是对所表示事物的临摹;一种是表音文字(字母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的典型代表,英语的26个字母代表了英语中有限的音素,人们可以通过字形读出字音。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文字都是表音文字。例如“树”,其读音“shù”和“木本植物的统称”的意义,便是“树”这个字的音和义。因为汉字的形体是和它所表示的语素的音和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人们常说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声字的结构形分左右,声夹中间:街声分左右,形夹中间:辩形分上下,声在中间:裹声分上下,形在中间:莽形在左下,声占大半:颖形在左上,声占大半:荆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