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41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ppt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目的要求】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2.掌握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以及鉴别诊断。3.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方法分析典型病例的方法。【重点与疑难点】(一)重点:脏腑辨证是临床各科的基础知识,各证候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审证要点都是要求掌握的内容。(二)疑难点:各相似证候的鉴别,是学习中的难点(详见概念辨析)。1.心阳虚脱证的辨证分析要点。2.肝胆辨证中有六证可见头晕,应掌握各自成因。3.肾虚水泛证的性质应如何正确理解?4.胆郁痰扰证与心肾不交证均有惊悸失眠多梦的症状,应如何鉴别?5.肝风四证之鉴别(详见概念辨析11)。6.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虚水泛证和肾不纳气证的辨证依据。7.心脉痹阻证的病性及各分型的特点。【概念辨析】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鉴别2.心血虚与心阴虚二证鉴别3.痰火扰神与痰迷心窍二证鉴别4.风寒束肺、寒邪客肺、饮停于肺、痰湿阻肺、肺阴虚五证比较5.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鉴别6.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鉴别7.胃气虚证与胃阳虚证的鉴别8.胃阴虚证与肠燥津亏证的鉴别9.肠燥津亏证、肠热腑实证二者鉴别10.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二者鉴别11.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四证鉴别12.肝胆湿热证与湿热蕴脾证鉴别13.肾气不固证与肾阳虚证鉴别14.膀胱湿热证与小肠实热证鉴别15.肝火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热邪壅肺证,肺阴虚证四证的鉴别16.肝郁脾虚证与肝胃不和证的鉴别17.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二者的鉴别脏腑辨证概说知识准备熟练掌握脏象学说,由脏腑生理功能指导病理表现。熟悉气血津夜的功能和四个基本虚证的表现。二、脏腑辨证归类方法的形成:三、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2、病因病性辨证是脏腑辨证的基础。脏腑辨证不单是以辨明病证所在脏腑的病位为满足,还应分辨出脏腑病位上的病因和病性,它实际上是各种辨证内容的综合运用。如有脏腑实证中,有寒、热、痰、瘀、水、湿等不同;在脏腑虚证中,又有阴、阳、气、血亏虚之别,只有明确病因(风、火、痰、湿),病性病机(寒、热、虚、实),才能为立法、处方、用药提供确切依据,因而可以说,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又是脏腑辨证的具体落实。例如:主症心悸,可谓病位在心无疑,但心有气虚、血虚,或是痰、瘀扰于心,究为何候呢?只有依全身症状,辨析其病因病性,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所以三者间有着相互交织的“纵”、“横”关系。3、在进行脏腑辨证时,应从整体角度全面分析脏腑所属证候。主要表现在脏腑之间,脏腑与经络、脏腑与各系统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的有机联系。此无疑是人体统一性、完整性的体现。四、脏腑辨证的临床意义五、脏腑辨证的运用范围:第一节心病辨证心病的常见症状:心病常见证候一、心血虚证【证候分析】心悸(血虚心动失常)头晕(血不上荣)多梦、失眠(血不濡养心神)面、唇、舌淡白、脉细(血虚失于濡养)二、心阴虚证【证候分析】心悸(阴虚心动失常)心烦、失眠、多梦(虚热扰心)潮热、颧红(阴不制阳)盗汗(热蒸营泄)舌红脉数(内热之象)心阴虚和心血虚的比较:不同点:1、血与阴所代表的物质不同,各自受损后,其严重程度不同。2、临床表现也就有明显的区别。(1)血虚:头晕、面色淡白、脉细而弱(2)阴虚:必有阳亢、虚热内扰,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而干为特征。三、心气虚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诸症加剧,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或数而无力,或结、代。四、心阳虚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或疼痛,畏寒肢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滑,脉微,或沉迟无力,或结、代。【证候分析】怔忡(心阳虚衰)胸闷、气短(胸阳不展)心痛(心脉痹阻)形寒肢冷(阳虚不温)面唇青紫、脉结代(阳虚血瘀)。五、心阳虚脱证【证候分析】冷汗淋漓(阳衰不固)四肢厥冷(阳衰不温)呼吸微弱(心阳衰,宗气泄)面色苍白(阳衰而血失温运)心痛剧烈、口唇紫(心脉瘀阻)脉微欲绝(阳气外亡)心气虚和心阳虚的比较:不同点:1、各自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一致。2、心气虚证,以心脏及全身的机能减退为主;心阳虚证,则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伴有虚寒症状。3、心阳暴脱证,则是在心阳虚的基础上出现虚脱亡阳的病理变化,属危重证候。疑难点:心阳虚脱证的辨证分析要点六、心火亢盛【证候分析】火邪扰心:轻则心烦失眠,重则狂躁谵语。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赤烂疼痛、面赤;心火下移小肠:小便赤涩疼痛。火盛络破:吐衄血。值得提及的是:心火亢盛证与心阴不足证都能反映心病的常见症状和热象。但前者属实,后者属虚,有着本质的不同,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