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一历史下册第一课问答题1(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请问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晚唐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请问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3)你同意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同意皮日休的观点。理由一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和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二大运河开凿后占据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它是古代运河之最,虽然大运河开凿有加重人民负担一面,但这是任何一项大工程都难以避免的。从这个意义讲,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也不为过三如果大运河凿通后隋炀帝立即与民休息,或许隋亡的事不会发生四隋朝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2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隋朝从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经历了37年是个短暂的王朝。主要原因:隋炀帝的暴政。表现为营建东都洛阳,大量役使民工;多次乘龙舟游江都,沿途扰民;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征调大批民工和士兵修船运粮。结果:无休止的徭役兵役,迫使千千万万农民离乡背井,大量田地荒芜,人民无法生活,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迅速瓦解3说说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与秦朝有许多相似之处:1)它们都结束了我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秦朝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隋朝结束了东晋以来长期分裂局面,于589年实现统一。2)都制定了许多重要制度,并在历史上长生了重要影响。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3)都兴建了重大工程:秦修长城;隋开凿大运河。4)两个朝代时间都不长。秦存在了15年;隋存在了37年5)都经历了两代皇帝,秦有秦始皇,秦二世;隋有隋文帝,隋炀帝。而且第一个皇帝都是有所作为的皇帝,第二个皇帝却残暴无道。6)两朝都是由于暴政,引起人民反抗,最后都被农民起义推翻4古人评论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什么意思?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中国古代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运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5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了2)看问题要全面,要看到问题的主要方面3)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6今天的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今天的大运河不经过洛阳2)今天的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第三课问答题1“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1)此诗作者是谁,哪个朝代人?杜甫,唐朝2)这首诗反映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唐玄宗统治时期3)这首诗反映怎样的情况?反映开元盛世时经济繁荣发展情况?4)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出现诗中情景的原因?(1)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为其奠定了基础(2)唐玄宗任用贤臣,励精为治(3)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的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4)提倡勤俭2介绍唐都长安的一些特点(1)人口众多(2)道路宽畅笔直,规划合理(3)宏伟富丽,商业繁荣,居民区和住宅区分离(4)即使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的大都市3如果你穿越到唐朝的集市上会考到哪些物品?唐三彩青瓷白瓷茶叶精美的丝织品第二课问答题1唐朝一个皇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他”是谁?唐太宗2)“他”引用这句话什么意思?舟一般比做君主,水常被比做老百姓,水能让舟在上面行驶,也能把船打翻。“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要减轻人民的负担一,以防重蹈隋亡的覆辙你能举例说明“他”是如何处理“舟水”关系的吗?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2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持了怎样的局面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大兴学校,发展科举。这些开明政策,促成了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称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