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ITA 2012 世界汽车工程年会及展览会.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FISITA 2012 世界汽车工程年会及展览会.doc

FISITA2012世界汽车工程年会及展览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FISITA2012世界汽车工程年会及展览会FISITA2012WorldAutomotiveCongress&Exhibition征文通知CallforPapers2012年11月27-30日中国北京更绿色更高效可持续——低碳时代的汽车与交通AutomobilesandMobilityinaLowCarbonEconomy–ChinaandtheWorld欢迎致辞徐建一先生FISITA2012年会主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J.E.TedRobertson先生FISITA2010-2012年主席麦格纳国际公司首席技术官、电动车事业总裁张小虞先生FISITA2012年会副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先生FISITA2012年会执行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China)定于2012年11月27-30日在北京隆重举办第三十四届FISITA世界汽车工程年会(以下简称FISITA2012年会)。FISITA(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创建于1948年,历经60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37个成员国,覆盖全球17万余名专业工程师,被称为世界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联合国”。FISITA世界汽车工程年会每两年一届在各成员国之间轮流举办,每届年会都吸引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参与,已成为国际顶级汽车技术交流平台。世界汽车工业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环境保护、道路安全、城镇化建设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等制约性因素推动全球进入低碳时代,给世界汽车工业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所有这些挑战也是汽车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为世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解决当前和未来世界汽车工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方面,FISITA2012年会将集中展现全球汽车工程师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所具备的强大创新能力。FISITA2012年会将聚焦乘用车、商用车和交通等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主题涉及内燃机、未来汽车动力、高效传动系统、电子、车辆设计、安全、底盘集成、制造、车联网以及智能交通等10个技术领域。本届年会的一大新亮点是增设多场专题分会,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机会,就行业热点话题组织专题分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度探讨,引发行业思考和关注。本届年会真诚欢迎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汽车工程技术专家及学者们积极投稿,踊跃参与,共襄盛举!征文主题A.先进内燃机技术A01.缸内直喷发动机A02.燃料喷射与雾化A03.燃料与润滑A04.后处理系统与排放控制A05.进气流动与燃烧诊断A06.发动机设计与仿真技术A07.传热与废热利用回收A08.排放标准及规范A09.其他B.未来汽车动力B01.替代燃料与新型发动机B02.先进混合动力电动车B03.插电式电动车B04.先进蓄电池技术B05.氢能燃料电动车B06.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技术B07.电动车城市示范项目B08.其他C.先进变速器及动力传动系统C01.离合器系统及控制C02.齿轮系统及动力传动系统C03.先进变速器系统C04.变速器控制系统C05.其他D.汽车电子D01.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D02.电器及电子系统D03.软件及硬件系统D04.电磁兼容性(EMC)D05.汽车传感器及执行器D06.车内网络D07.多媒体系统/资讯娱乐系统D08.其他E.汽车设计与测试E01.整车性能开发E02.整车集成平台化与通用化设计E03.CAD/CAE/CAM/CFD工程分析技术E04.先进底盘、车身结构与设计技术E05.汽车人体工程因素设计及内外饰设计技术E06.汽车造型与空气动力特性设计E07.汽车新材料与新结构技术E08.汽车可靠性技术E09.汽车轻量化设计技术E10.回收再利用设计技术E11.汽车动力学建模分析E12.仿真与实验验证E13.虚拟设计、测试与验证E14.整车、系统及零部件测试E15.主客观性能评价技术E16.其他F.汽车安全技术F01.汽车结构耐撞性F02.乘员保护系统和儿童安全防护F03.行人碰撞保护F04.碰撞生物力学F05.碰撞预判技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F06.碰撞兼容性F07.驾驶行为感知与安全辅助系统F08.汽车操控性与稳定性控制F09.安全标准与规范F10.其他G.底盘系统与集成技术G01.底盘系统结构与设计G02.底盘控制与集成技术G03.轮胎及轮毂设计/轮胎特性及建模G04.汽车底盘动力学性能主客观评价技术G05.汽车底盘动力学建模、仿真及试验验证技术G06.其他H.先进汽车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