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重点难点突破【答案】①热量②水分③地转偏向力④低纬⑤高纬⑥七⑦六⑧太阳直射点⑨海陆热力差异⑩低压⑪低压⑫高压⑬高压⑭高压⑮低压⑯东南季⑰西北季⑱海陆热力差异⑲西南季⑳东北季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地中海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特征重点难点突破典例1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思路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气压带位于30°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由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图示半球为北半球,P为北半球西风带。【答案】(1)B(2)B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绿色通道(1)气压带的成因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称之为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②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辐散,导致气压发生变化的原因称为动力原因。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低,气流辐散下沉,气压升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2)气压带、风带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一致的。严格来讲,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向北移动;6月22日至12月22日,向南移动。即景活用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2)题。(1)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A.50°N、(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B.90°N、赤道低压带C.30°S、(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D.60°S、赤道低压带(2)由气压值推断此时()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解析】由图示可知,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北半球的50°附近,气压最低值出现在南半球的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图示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为北半球的夏季。【答案】(1)A(2)B二、北半球冬季、夏季气压中心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2.季风的形成原理与分布(1)冬季风(2)夏季风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典例2(2008年江苏地理)图Ⅰ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Ⅱ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为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合理化建议。【思路解析】第(1)题,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两者的异同点可以结合“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两大要素分析比较。第(2)题,要抓住设问要点“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既要分析气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又要分析降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3)题,提高粮食产量既要提高单产,又要保证种植面积,还要防灾、减灾。【答案】(1)即景活用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2)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A.德干高原为一年中凉爽的时候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乞拉朋齐为降水最多的时候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解析】图示亚欧大陆被高气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当该高气压最强盛时,为1月份,印度半岛气温为一年中较低时期。【答案】(1)D(2)A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1)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温→降水丰富。(2)风带与降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西风→由低纬(海洋)吹向高纬(陆地)→湿润;东风、信风→由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干燥。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影响(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变化小:①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②纬度40°至60°之间的大陆西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冬温、夏凉→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南北回归线至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热带沙漠气候。(2)受气压带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