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需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布克哈特在《____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书中这样说:”在中世纪,人类一时的两方面逐一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不断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____,这层纱最早云消雾散。”据你判断,横线上该当填写的国家是A.德国B.意大利C.英国D.法国2、“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引文中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缘由是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殖民统治妨碍了本钱主义的发展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独裁统治D.封建制度严重妨碍本钱主义的发展A.世界开始走向全体B.新体制的创立C.工业文明的浪潮D.思想解放的潮流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乎其微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让步,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机点。”这里“转机点”指的是A.经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完成了平衡D.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5、右侧这幅纹章普通被视为法国的国家标志。其中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束棒——古罗马高级执法官意味权威的权标,在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在、平等、博爱”。与之联系最为直接的政治文献是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6、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庆节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严重事情,以下关于这一主题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①英国——《权利法案》的发表②美国——《独立宣言》的颁布③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和平连绵不断。这些和平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掠夺了被占据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不满和反抗。从这些话里,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对外发动和平B.拿破仑经过发动和平,夺取法国政权C.拿破仑对外和平有必然的积极性,也有消极的一面D.拿破仑对外和平有益于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8、某学校九(3)同学进行了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专题复习,作出如下比较表,请指出比较有误的一项是9、英国严重依赖国外市场。1845年至1849年,毛纺织业原料进口的比重高达43%。1850年,英国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在1844年至1846年的进口总额中,生活材料和原料所占比重高达95%。上述材料反映工业革命后A.英国城市化的步伐加快B.英国急需扩大产品销售市场C.英国的消费组织方式变化D.英国需求大量的原料市场10.以下事情发生在图示发展阶段一的是①处死查理一世②《权利法案》③来克星顿枪声④美国南北和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大国崛起》是2019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从九国的崛起中,我们应得到的启示是(1)重商兴业开拓市场是强国之路(2)顺应潮流坚持改革是兴国之要(3)科技创新教育先行是立国之道(4)强化武备海外扩张是盛国之本A.(1)(2)(4)B.(1)(3)(4)C.(1)(2)(3)D.(2)(3)(4)14、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有一部分是明治维新时开始运用的,其中山下、盐田、鸟饲、猎狩等姓与消费劳动有关。这些姓氏的出现,与明治维新的哪项措施直接有关A.加强中央集权B.承认土地公有和扶持公家企业C.建立近代化军队D大力发展教育15、以下关于世界近代史有关成绩的叙说不正确的是A.改革与革命是欧美国家走上本钱主义道路的次要方式B.思想解放潮流推进了社会变革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本钱主义毕竟打败了封建主义D本钱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16、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1871年,奋发图强半个多世纪的德国毕竟一致。……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本人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蹶不振。”这里“一蹶不振”的和平指A.反法同盟的和平B.第一次世界大战C.普法和平D.第二次世界大战17、假如你是一战期间的战地记者,不可能有的经历A.拍摄到英军旧式兵器tank的照片B.运用挪动电话报道德军飞机轰炸的音讯C.不幸被炮弹的弹片炸伤D.直到1917年你方才看到美国参战18、“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本身的每一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