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上传人:是你****芹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汪清六中高一物理期中试卷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2、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其线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等于7.9km/sB.等于或小于7.9km/sC.一定大于7.9km/sD.介于7.9km/s~11.2km/s3、如图1所示,为一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A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摆球A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C.摆球A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D.摆球A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4、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A.速度越小,周期越小B.速度越小,周期越大C.速度越大,周期越小D.速度越大,周期越大5、甲、乙两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之比R1∶R2=3∶4,角速度之比ω1∶ω2=4∶3,则甲、乙两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是()A.B.EQ\F(4,3)C.EQ\F(9,16)D.EQ\F(16,9)6、质量为的汽车,以速率通过半径为r的凹形桥,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A.B.C.D.7、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RA∶RB=4∶1,vA∶vB=1∶2B.RA∶RB=4∶1,vA∶vB=2∶1C.RA∶RB=1∶4,vA∶vB=1∶2D.RA∶RB=1∶4,vA∶vB=2∶18、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每12h巡视地球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则“风云一号”卫星比“风云二号”卫星()A.发射速度大B.线速度大C.运行轨道半径大D.向心加速度小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0分)9、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半径比为3:4,在相同的时间里甲转过60圈时,乙转过45圈,则它们所受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0、某一行星有一质量为m的卫星,以半径r,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行星的质量11、已知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上发射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为7.9㎞/s,那么在月球上发射一艘靠近月球表面运行的宇宙飞船,它的环绕速度为___________。12、人匀速拉绳,那么小船在靠岸的过程中,其速度如何变化(大或小)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一小球从1.25m高的桌面上水平抛出,落到地面的位置距桌子边缘水平距离2.5m,求:(1)小球离开桌子的初速度;(2)小球落地前的瞬时速度大小14、(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用0.4m长的细线拴住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求:(g=10m/s2)(1)当小球在圆上最高点速度为4m/s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2)当小球在圆下最低点速度为m/s时,细线的拉力是多少?15、(10分)已知地球半径R,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在距离地面高为h的圆形轨道上的卫星做匀速率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用R、g、h来表示)16、(10分)两个靠得很近的恒星称为双星,这两颗星必定以一定角速度绕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转动才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在一起,已知两颗星的质量分别为M、m,相距为L,试求:(1)两颗星转动中心的位置;(2)这两颗星转动的周期。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