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_348.docx
上传人:玄静****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_348.docx

语文教案_348.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7篇【精选】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2、过程与方法:(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教学准备: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2、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生词。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三、领略草原风光美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6、背诵第一自然段。四、总结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板书设计1、草原风光美────────────人情美高歌──低吟五、布置作业背诵第一自然段,抄写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二、感悟草原人情美1、自由朗读课文2至5自然段,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2、全班交流。迎客──相见──款待──联欢3、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4、全班交流。(1)第二自然段──迎客。(2)第三自然段──相见。(3)第四自然段──款待。(4)第五自然段──联欢。5、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热爱──依恋6、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我们通过读文,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板书设计:1.草原风光美────────人情美(草原风情画)高歌──低吟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热爱──依恋五、布置作业1、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3、继续阅读有关草原的资料。《草原》教学反思《草原》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见到草原的真情实感告诉读者。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热情好客,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学习课文,就是让学生理解这些美,从中受到美的教育。读懂课文,使学生从中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应在课文第二部分重点体现。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概括出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几个方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以突破教学重点。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不够明显。主要问题:1、学生放手不够,有迁的迹象。2、教学目标落实的不实。如;背诵第一自然段,流于形式。3、第二部分处理的较仓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