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教案(实用)大班教案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班教案篇1设计思路一是强调安全意识。体育游戏具有竞技和趣味的属性,幼儿参与欲望强烈,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忘乎所以”,教师应保证环境设置、道具使用的安全性。二是体现趣味性。以幼儿最喜爱模仿的人物“孙悟空”为主线创编的带有故事情节的体育游戏,情趣盎然,其乐无穷。三是强调体智结合。幼儿根据小猴救白龙马的示意图,积极开动脑筋,自主完成游戏环境的布置,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开发智力。四是注重合作精神。有意识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可使幼儿在获得成功感的同时,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从而形成互助观念。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尝试手脚着地向前爬以及正、侧面钻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及创造性。活动准备体操垫3块、小桌子5张(拼搭成魔幻区的山洞)、“金箍棒”25根、幼儿自制的猴子面具25个、《西游记》的音乐磁带1盘、玩具白龙马1只、塑料圈3个。活动过程1环境布置教师介绍小猴救白龙马游戏内容;白龙马被妖怪抓起来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孙悟空侦察到白龙马被妖怪关在宫殿里,前去救它。去宫殿要经过的地方,老师已经画出来了(展示示意图)。幼儿分组讨论,根据示意图把场景布置出来。2小猴练功活动伊始,教师扮演猴王,幼儿扮演小猴。音乐响起,猴王从自己身上拔起一根毫毛,放在嘴边一吹,紧接着大喊一声:“孩儿们,起床了!”小猴齐声说:“是。”猴王和小猴将手放在自己的额头旁,做观察的动作。师幼根据音乐磁带,一起模仿孙悟空的动作,练习基本功。为了能顺利地救出白龙马,悟空先要求了解地形。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反复在场地上练习手脚着地向前爬行以及正、侧钻的动作等。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不断鼓励幼儿克服困难。3智救白龙马猴王交待游戏规则:①戴好孙悟空面具,否则白龙马不认识你们;②一路上要注意安全,跟好猴王,否则被妖怪发现了会有生命危险;③要坚持不懈、勇敢地完成任务,不怕困难。幼儿戴上到孙悟空面具出发,一路上手脚着地爬过“魔幻区”,然后到高坡(幼儿园的花坛)处往下跳,再从幼儿用金箍棒搭建的天然山洞轻快地钻过去,最后侧身钻过秘密通道(塑料圈),到达关白龙马的宫殿(多功能滑梯)。这时,小猴们兴奋地滑下滑梯,寻找白龙马的下落。但妖怪把白龙马转移了。正当孩子们四处寻找时,远处传来《西游记》的音乐声。猴王牵着白龙马走来,小猴们兴奋极了,围着白龙马边唱边舞。4.活动结束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收拾活动材料。提示:相关内容在素材宝库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提高细致观察的能力。2、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知道树叶都有叶脉。活动准备:1、拓印树叶用的油泥、泥工板,圆柱形积木。2、《梧桐树叶叶脉什么样》的记录单、笔、胶棒、纸片梧桐树叶若干。3、叶脉书签、叶脉图片、梧桐树叶、以及其他园内幼儿常见的树叶等4、幼儿已经观察过落叶的现象,捡拾过落叶。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拓印的内容。教师:叶子落下来了以后,时间久了会怎样呢?我们把这些美丽的梧桐树叶留个影吧。2、用油泥拓印梧桐树叶,引出叶脉。(1)教师介绍新材料--油泥拓印梧桐树叶(2)幼儿操作,用油泥拓印树叶(3)教师: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许多细线呢?这些细线是什么?(叶脉)是否每片树叶都有这样的细线呢?3、观察梧桐树叶叶脉,探索其结构。(1)幼儿猜测并绘画叶脉。(2)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3)细致观察实物。(4)观察梧桐树叶脉的图片(ppt或实物)。(5)再次绘画叶脉并交流自己的发现。4、讨论叶脉的作用。教师:为什么梧桐树叶脉长的像一张网?为什么会粗细连在一起?一直生长到叶片的各个部分?叶脉有什么用?(植物通过根在泥土里吸收水分和养料,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了传送养料,像动物有血管一样,植物的身体里也长出了许多很细的管子,从根的末端开始,经过茎到叶子的位置,这些管子藏在茎里面,平时是看不见的,但是到了叶子里面就变成了更细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们就是叶脉,我们从外面就能看到;另外叶脉还能支撑叶子。)5、拓展。教师:除了梧桐树叶长有叶脉,其他的`树叶也有叶脉吗?这里还一些其他的树叶,我们再看看,他们也有叶脉吗?观察一下他们的叶脉是怎样生长的?和刚才看到的梧桐树叶一样吗?小结:树叶的形状不同,叶脉生长的形状也会不同,但是他们都会有叶脉,叶脉可以帮助树叶输送养料和水分,还可以起到支撑树叶的作用。活动延伸:我们下次再来看一看,印一印,把更多的树叶叶脉的秘密告诉你的朋友。大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不断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隐藏、压力等,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