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作业.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际分工作业.doc

国际分工作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际分工简要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下得到不断深化与完善一、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生产力因素——科学技术进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生产能力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开辟市场、经济交流。2、生产专业化趋势加强——推动国际分工的发展。3、生产规模扩大——推动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出口。4、新的通讯工具——提供必要物质条件。二、发展历程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宗主与殖民地的分工,自然经济、三角贸易,西欧殖民主义对西非的越夺国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际英国—垂直分工,先进技术与自然条件,是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分发展阶段(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第二次产业革命工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西方国际分工理论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亚当.斯密《国富论》代表人物: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所处时代:英国从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转变、过渡的时期,即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夕。主要观点: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如果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那彼此都可以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绝对利益说评价:前提上的致命弱点:没有一种产品处于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地位上,就无法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另一问题:他认为所有劳动在质上应当一致,但当分工和交换产生之后,交换物之间的劳动量可能是不相等的。比较优势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所处时代: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主要观点: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谷物法,反对欧文的社会改革计划(空想社会主义)。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比较利益说的评价:比较利益说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其结论又与劳动价值论相背离。其假定前提中有不少是违背现实的,基本不符合当时以及后来的一系列资本主义经济事实。比较利益说与贸易实际过程状况不符。新古典理论1、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H-O模型)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FilipHeckcher)和俄林(BertilCotthardOhlin)。所处时代: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时代发展的时期主要观点: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不仅由劳动生产率决定,也由要素比例和要素稀缺程度的不同来决定。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昂贵的商品,而出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的评价该理论最大特点是循环论证。整个论证中没有一个是最终环节。该理论是建立在三要素论基础上的。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该理论最终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归结到了自然禀赋条件上。理论的假设条件把动态的经济视为静态经济。2、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代表人物: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List)所处时代:的德国,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还是经济实力都远远落后于英法。主要观点:(1)生产力论是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基础。(2)强调国家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3)关于发展的战略模式。(4)分阶段、有重点、有时限地实行保护政策。3、列昂惕夫反论(产品要素密集度逆转、劳动熟练说)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VassilyW.Leontief)所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评价:列昂惕夫反论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向纵深发展。带动了众多经济学者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各种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促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新理论1、人力资本说(劳动)代表人物:贝克(Becker)、基辛(Kisin)、包德文(Baldwin)、凯能(Kenen)等。主要内容:劳动的熟练程度决定对人力资本说的评价:人力资本说实际上是全面否定了各国劳动力一样的论断,指出劳动力身上体现着不同的人力资本,各国劳动力的质是不同的。这一理论引进了新的生产要素,即在劳动力身上的投资,实际是对传统赫—俄理论作了重要修正。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本内容(1)美国学者弗农的观点(2)美国学者贺希的观点。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把管理、非熟练工人、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外部经济等因素引入了赫—俄理论,从而使赫—俄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连结起来,考察了当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发生改变时,比较利益是怎样从一类国家转移到另一类国家的。技术差距理论3、基本内容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距,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国家在贸易中有着比较利益。技术差距理论评价:这种理论有利于对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多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量的解释,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建立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