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从机械学科角度看科学技术.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然辩证法论文--从机械学科角度看科学技术.doc

自然辩证法论文--从机械学科角度看科学技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机械学科角度看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Thefunc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isthefirstproductiveforcesfromtheperspectiveofmechanicalengineering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张金亮【摘要】自工业革命以来,机械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至现在!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推动了包括机械行业在内的各个学科的发展;机械行业的发展推进了国家各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如神州飞船、高速列车、枭龙战机的制造等等。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彰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所以,机械行业的发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关键词】机械;科学技术;高铁技术;枭龙战机;生产力【Keywords】Mechanicalengineering;Scienceandtechnology;High-speedrailtechnology;XiaoLongfighter;Productiveforces一、机械在国家建设和提高生产力方面的作用机械科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学科之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部。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经济还得靠制造业牵引。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以上;中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制造业;制造业吸引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有将近一半流入了制造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出口额一直维持在总出口额的80%以上,创造了接近3/4的外汇收入。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准很多处于世界70-80年代的水准,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资源消耗高,有效利用程度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水泥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5-8倍、4-10倍和10-30倍。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0%。我国人均占有资源贫乏,人均耕地不及世界水准1/2,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水准的11.7%,人均水的占有量为世界水准的1/4,人均矿产资源为世界水准的1/2。铁、铜、石油、天然气、钾、硫、磷、铀等国家建设所需的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明显不足。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国情,这种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将是难以为继的,加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实现这一战略转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大力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二、从机械行业看科学技术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科学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当它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中,就会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发生重大变化,并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一般的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因为:(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古代,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人们体力劳动;在近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主要因素仍然是资金、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而当代,科学技术因素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比重中超过一半,有些地区和部门甚至高达60%~90%。从而,科学技术因素成为与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相区别的基本特征之一。(二)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无论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劳动工具的变革和创新、劳动对象的开拓,还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生产活动最优化的组织管理,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实现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已经一体化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