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我分析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本单元教材分为: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除法二)和解决问题。(出示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表内除法是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计算也是学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两段学习。在第一阶段,即在本册的第二单元,通过2~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同时,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或稍复杂的有关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二、新知识点1、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学会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问题。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四、教学重难点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出示重难点)[重点]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五、编排特点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2.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3.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4.引导学生根据相关信息解决需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成了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5.遵循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安排解决问题的内容。六、课时安排:本单元可用9课时进行教学七、教材分析及处理意见(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由具体情景“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觉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和计算技能。1、主题图的教学主题图展示的活动情境是欢乐节日的前奏。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准备着装扮节日的彩旗、五角星和彩球,此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三个方面的信息:(1)第一小组做了56面旗,要挂8行;(2)第二小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3)第三小组带来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这些信息很自然、很顺畅地诱发学生思考:(1)平均每行挂几面?(2)平均每组分几颗?(3)可以摆几行?在学生提出诸如上面这些问题后,引入例1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有了计算,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或实物投影仪,将主题图放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开展如下活动:(1)先整体地按一定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观察整幅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2)然后分三个小画面依次仔细观察、思考,并根据已有信息提出问题;(3)在学生广泛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入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2.例1的教学。例1的教学情境是主题图的继续。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利用主题图提供的第1组信息“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引出除数是8的除法,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探讨用口诀计算56÷8的方法。(2)变换上题中的一个条件,将“挂成8行”换成“挂成7行”,引出除数是7的除法,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56÷7。(3)主题图提供的第2组、第3组信息供教师选用。目的是引出除数是7、9的除法,使学生通过自主计算除数是7、9的除法,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教学时,可先组织学生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运算,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然后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用口诀求商的经验,参与计算56÷8、56÷7、49÷7、27÷9,并说一说用的是哪一句口诀。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与之匹配的练习题有:1、例1之后的“做一做”,通过三组有密切联系的算式,揭示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