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汽油、柴油知识培训目标1、掌握汽油、柴油的分类及主要用途2、掌握汽油、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3、了解汽油、柴油的生产工艺过程4、掌握汽油、柴油的安全使用知识前言汽油、柴油是石油产品,是由石油提炼而成。石油是一种液态的、可燃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在地下形成并贮集于各种孔隙、缝隙岩石中的称之为天然石油,也叫原油;石油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几乎是无所不在。从远古时代开始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古人只是直接、简单、零星的用作燃料、润滑、建筑、医药等方面。18世纪末,开始认识到把石油通过蒸馏并依次冷却冷凝而获得不同的油品,如煤油和汽油等。19世纪以来,由于内燃机的发明,扩大了对石油产品的利用,各类以内燃机做驱动力的运载工具如汽车、柴油机、飞机、船只等数量巨增以及用于军事的坦克、装甲车、军舰的相继出现,不仅要求质量不同的油品,而且用量也大大增加,石油的用途不断扩大。石油是不同烃化合物的混合物,简单作为燃料是极大的浪费,只有通过加工处理,炼制出不同的产品,才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石油经过加工,大体可获得以下几大类的产品:汽油类(航空汽油、军用汽油、溶剂汽油);煤油(灯用煤油、动力煤油、航空煤油);柴油(轻柴油、中柴油、重柴油);燃料油;润滑油;润滑油脂以及其他石油产品(凡士林、石油蜡、沥青、石油焦碳等)。第一节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一、石油的化学组成(一)石油的一般性质1.外观:石油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状态的粘稠液体,颜色大都呈暗色,从褐色至深褐色,亦有呈赤褐色、浅黄色。2.相对密度:石油的相对密度一般小于1(水的相对密度为1),绝大多数介于0.8~0.98,个别的有的高达1.016或低于0.707。我国主要原油相对密度均在0.85以上,属于较重原油。(二)石油的元素组成1.碳、氢元素石油主要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石油中碳、氢两元素含量为95.6%~99.4%(m),其中碳含量约为83%~87%、氢含量约为11%~14%。2.硫、氮、氧元素硫:0.05~8.0%氧:0.05~2.0%氮:0.05~2.0%硫含量也作为衡量原油质量的一个指标:>2%高硫原油0.5~2%含硫原油<0.5%低硫原油(三)石油的烃类组成1.石油中的烃类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在石油和直馏产品中含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一般不含烯烃,只有在二次加工产品才含有烯烃。a.烷烃直链或带支链而无环结构的正构和异构烷烃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C1~C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5~C16的烷烃,主要存在汽油和煤油中,低分子烷烃的沸点低,易挥发,对油品性质影响很大。C16以上的烷烃多以溶解状态存在于石油中,当温度降低时,即以固态结晶析出,称为蜡(wax)。通常在柴油和润滑油馏分中才含有蜡,蜡的含量多少对油品低温性能影响很大。b.环烷烃环烷烃是饱和的环状碳氢化合物,也是石油的一种主要组分。环烷烃有较高的抗爆性能、凝点低。是汽油、喷气燃料和润滑油的良好组分。c.芳香烃芳香烃是含有苯环的烃类,也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芳香烃具有良好的抗爆性,是汽油的优良组分,但影响煤油和喷气燃料的燃烧性能,因此需限制它们的芳香烃含量。d.烯烃在空气中易氧化成酸性物质和胶质,特别是二烯和环烯烃更易氧化,因此油品安定性与其烯烃含量有关。烯烃主要存在于石油的二次加工产品中。石油中各族烃类分布的总规律是:随石油馏分沸点升高,所含各族烃类的分子量随之增大,碳原子数增多,环状烃的环数增加,分子结构趋于复杂化。(四)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1、含硫化合物:活性硫化物:元素S、H2S、硫醇。非活性硫化物:硫醚、噻吩、二硫化物等。影响产品质量、腐蚀设备、污染环境。2、含氮化合物:吡啶、吡咯等;油品中的含氮化合物不稳定,易氧化生成胶质,使油品颜色变深,发出臭味。氮化物还能使某些催化剂中毒。3、含氧化合物酸性含氧化合物、中性含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腐蚀性,中性含氧化物氧化后能生成胶质,影响油品使用性能。二、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石油及产品的物理性质是评价油品质量的主要指标,直接影响油品的使用性能。(一)密度密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油品的质量,以千克/米3表示。油品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量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油品的密度,可大体判断油品的质量。(二)馏程对于纯化合物,在一定外压下,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其饱和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叫沸点。油品的沸点以某一温度范围来表示,这一温度范围叫馏程,如汽油的馏程为40~205℃。馏程是液体燃料蒸发性能的指标,用来判断石油产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三)饱和蒸气压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在它液面上的蒸汽呈平衡状态时,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