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教案【荐】小学数学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2.记住每个月和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3.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记住每个月的天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难点:理解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教学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自学感悟、制月历的表格教学设计过程:导入环节(师生谈话并出示地震和奥运会图片)同学们,刚刚过去的xx年有许多日子让我们难以忘记。还记得这是哪一天吗?这一天呢?(生述)刚才叙述时间时用到了比时、分、秒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关于年、月、日,你们知道什么?(生述)同学们说了许多,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这节课我们详细研究一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年月日)自学感悟环节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年历,下面我们对它进行仔细观察并独立完成自学感悟表上提出的问题。(生观察并独立完成)汇报: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生述师板书)预设:生:一年有12个月生:1、3、5、7、8、10、12月每个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有30天。师:你观察的是哪一年的年历?生:xx年的。师:谁观察的不是xx年的`?(生举手)师:那你们发现哪些月有31天?哪些月有30天?和他说的是不是一样?生:一样。(师随即介绍大月和小月)生:2月有28天生:2月有29天生:有些年2月有28天,有些年2月有29天(师介绍平年和闰年)生:一年有365天。师:你是怎么列式的?生: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师:算出一年有365天的同学都是这样列式的吗?生:31乖7再加上30乖4再加28等于365天。师:是不是每年都有365天?生:不是。还有366天。师:因为平年闰年2月天数不同,所以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也不同。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师:我们做个举手游戏:听到大有举左手,听到小月举右手。(师生共做)师:我发现总有出错的同学,谁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很快记住每个月的天数?生:拳头法。(生并做介绍)师:书上也介绍了这种方法,和你说的是不是一样?打开课本48页,看谁看得最认真。(生看)师:会数了吗?(师生共同看大屏幕数一次)师: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儿歌法。师:(师课件出示)每人读三次,看谁先读完。师:“腊”是什么意思?“三十一天永不差”是什么意思?自学检测环节师:下面检测一下大家对刚才内容的理解。(课件出示练习题:)重难点突破环节(课件出示1984---1994年二月天数统计表)师:同学们,从这个表中你们能发现什么?生:每相邻的4年中有一个闰年。师:平年和闰年为什么会这样有规律地出现?(出示小资料并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师:根据这一规律,有人发现平年和闰年的出现与4有这样的关系:(课件出示1984----1994年年份除以4的算式)师:通过这些算式看谁能找到平年和闰年的秘密?生: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这一年就是平年,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这一年就是闰年。重难点检测环节(课件出示练习题:)小学数学教案2一、说教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节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说学情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从心理特征来说,他们对于新鲜的知识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有关的知识,对三角形的内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提升自身动手操作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