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他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时所写,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骆驼祥子》(1936年,专业从事写作)、《四世同堂》(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牛天赐传》、《离婚》、《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小铃儿》《月牙儿》话剧:《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龙须沟》《方珍珠》《茶馆》(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风格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薄S判愠て∷怠堵嫱昭印贰ⅰ端?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小茶馆就是一个大社会。大社会小茶馆茶馆简介《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从动荡、黑暗和罪恶。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于此。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个初开营业的掌柜王利发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可年轻力壮为人正直的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说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二德子之流在营里当差的.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两个特务吴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15岁的女儿康顺子卖给70岁的庞太监当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顽固派的代表庞太监则杀气腾腾地说:”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表明了当时政治的黑暗.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茶馆仍遭劫难: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这一幕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已老态龙钟并且有了子孙;这些小辈干起坏事来,比他们的父辈更加无耻。幕启,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走进茶馆与老掌柜的攀谈。这个时候,黑暗势力更加猖獗,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普通百姓呢,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人霸占。对此,王利发已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让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到西山去逃命。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走进《茶馆》第二幕李三、王淑芬、王利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