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劳动经济学.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01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ppt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1.1.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1.1.2效用最大化与选择1.1.3劳动力市场图1—1收入循环流程1.2.1实证研究方法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构成要素及影响,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2)设定假设条件。(3)提出理论假说。(4)验证。1.2.2规范研究方法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2.1.1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图2—1人口与劳动力☆就业人员,也称从业人员、社会劳动者,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失业人员,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求工作的人员。图2—2人口与劳动力、就业、失业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与劳动力供给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所占的比率。2.1.2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如果我们只考虑劳动力供给与市场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市场工资率作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惟一因素,以W代表市场工资率,则可以把劳动力供给函数表示为:S=f(W)表2—1劳动力供给表图2—3劳动力供给曲线图2—4劳动力供给曲线2.1.3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图2—5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图2—6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图2—15个人劳动供给曲线2.1.4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劳动力参与率生命周期的特点其二,20—49岁的男性90%以上参与社会劳动;其中25—44岁男性劳动力参与率高达95%以上;20—40岁的女性88%以上参与社会劳动。其三,15—19岁年龄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劳动力参与率等等。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趋势3.1.3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的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就业下降、失业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愿作为失业者。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呈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2.2.1劳动力需求的含义及性质图2—6劳动力需求曲线根据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趋向于无穷大。(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图2—7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2.2.3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与劳动力需求的变动图2—8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图2—9劳动力需求的变动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2.3.1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图2—10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2.3.2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的形成2.5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