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E訓練內容一、IE概論什麼是IEIE是IndustrialEngineering簡稱.即:“工業工程”,它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的一門學科,它綜合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術,以及工程分析和設計原理與方法,對系統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確定、預測和評價。IE的目標簡單地講IE的目標就是使生產系統投入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證質量和安全、提高生產效率、獲得最佳效益。具體地講,它是通過研究、分析和評估,對制造系統的每個組成部分進行設計(包括再設計),再將各個組成部分恰當地綜合起來,設計出系統整體,以實現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優化運行、保證低成本、低消耗、安全、優質、准時、高效地完成生產任務。它追求的是系統整體的優化與提高。3精益生產終極目標為”零浪費”。具體表現在::零轉產工時浪費(指多品種混流生產)、零庫存(消減庫存)、零浪費(全面成本控制)、零不良(高品質)、零故障(提高運轉率)、零停滯(快速反應,短交期)、零災害(安全第一)。4IE特點4.1是降低成本、提高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4.2IE是綜合性的應用知識體系。4.3IE的重點是面向微觀管理(注重三化)三化(是指工業簡化、專業化和標准化)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標准化尤為重要,它包括技術標准和管理標准,特別是管理標准是規范企業中重復出現的管理業務工作的標准,它既規定各種標准程序、職責、方法與制度,同時也是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法和手段。4.4IE是系統優化技術,它所強調的不單是某個生產要素(人、物料、設備等)或某個局部(工序、生產線、車間等)的優化,後者是以前者為前提的優化,並為前者服務,最終追求的目標是系統整體效益最佳(少投入、多產出)。5IE與制造業5.1制造工業的特點:即其生產活動的全部內容包括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一是圍繞材料加工(或通常說的制造技術)研究工藝設備,它是制造的硬件部分,二是關於制造系統,即由人、材料和設備等組成的集成系統的控制和管理,這是制造的軟件部分。IE正是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的原理和技術。因此作業研究的應用不僅直接促使生產率提高,而且也是IE技術基礎。5.2作業研究:是以工業企業中的生產系統研究對象,運用方法研究與作業測定(工作衡量)等技術,對產品設計、工藝、作業程序、材料使用、機器設備與工裝夾具的運用及人的作業動作加以分析研究,從而制定最佳工作方法,並對此方法設定標准時間,這種方法與時間標准用於編制生產工藝標准、作業標准、生產計劃、日程進度、計算產品標准成本和計劃定員、評價生產結果、分配生產獎金、考核生產成果等。作業研究的目標是改進工作方法,並使方法標准化第一頁IE活動的定義通常指將人、材料、設備、能源和信息進行集成的系統設計、改善、設定的活動。對於現場作業為中心的IE活動,則可理解為:提高生產效率的工具和方法設計與改善,即更加輕松地、正確地、快速地、廉價地進行生產的方法與手段改善(如:工序的效率提升,人機配合更趨合理,工裝夾具、機械及系統設置改善等)。現場IE具體定義是對工藝、作業、搬運、和產布局、設備、工裝、材料、管理程序等進行程序、方法、配置和效率數據的IE分析調查,以提高效率為目的,通過5W1H法,效率改善檢查表等方法手段,發現不合理浪費及質量偏差,發揮團隊的智慧及力量,檢討提出改善對策,最終達到滿足顧客要求的品質、可靠性、成本及交期,這種提高並改善效率的有組織的活動注意:提高效率並不是拼命提高作業速度,做標准以上的工作,應該是研計創新實施與目的相適應的,沒有浪費與不合理並且可靠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效率是降低成本,縮短交期。二、現場IE活動的效率意識2.1何謂效率?IE活動經常被當作效率改善的活動,效率提高了,則人手減少了單位時間人均產量提高。2.2效率的測量方法效率=實際值/基准值作業效率=產量*標准工時/投入工時=實際產量/標准產量=標准作業時間/實際作業時間除此以外,人,設備,工序等相關效率的計算方法如下:運轉率=淨運轉時間/運轉可能的總時間故障率=故障次數/運轉總時間拉平衡效率=工序時間總和/(最長工序時間*人員數)不良率=不良個數/生產個數提高效率的思考方法現場的全部東西和工作都是效率的對象,包括人、機、料、法、環等五大要素。提高效率並不只是縮短時間。例如:搬運距離的縮短、費用的減少、氣、水、電的節省也都在此范圍。必須進行定量的效率評價和管理效率分析必須以定量的數據分析為依據,並且要有可追溯性,這樣才能對各種問題有眷清晰的定性定量的理解與評價4.4有不合理的地方,浪費必然存在IE只是一種手段和方法,它會幫大家挖掘、發現比較深層次的問題和賃觀察發現了的問題。三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