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慧娇****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8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答案】B【解析】材料中“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说明井田制的瓦解和铁犁牛耕并无必然联系,也不是其出现的前提条件。故A项错误。材料中“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说明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经济制度与政治体制变革的对比。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对和课本内容关系不大或者观点相左的纯材料式选择题题,要敢于思考和分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推导。2.《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材料表明A.东周已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B.寓言故事具有道德教化功能C.商业发展要求打破抑商政策D.法家重视发展商业增强国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先秦时期市场贸易的特征,体现了当时对商业活动已经有一定的限制,故选A。材料体现不出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发展重农抑商的政策特点,排除C。材料看不出整个法家的经济政策特征,排除D。3.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D.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所述工具有利于锄地翻地,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B正确;精耕细作很难缓解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A错误;材料没收涉及铁犁牛耕的相关信息,C错误;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不会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错误。4.汉初,丝织品专供贵族消费。到汉朝中后期,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奴仆婢妾皆可衣丝文绣。这一变化反映了A.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B.等级观念的消亡C.先进纺织技术的推广D.平民政治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汉代丝织品从专供贵族消费到人人可用,反映出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丝织品产量的增加,C项正确;人人可以衣丝不能说明汉代中后期的贫富差距缩小,A项错误;汉代社会等级观念并未消亡,B项错误;丝织品应用的增多不能说明平民政治的发展,D项错误。5.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作为等级职业制度的士农工商差别逐渐淡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商人也可以通过科举成功改变身份成为士人,不论是地主还是佃农都不一定专营农业,大多数还从事家庭手工业和商业贩运等,甚至进入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工商业者通过经营积累货币,也可以购买土地成为地主或自耕农,也可以通过科举甚至买官进仕。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正是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仍是铁犁牛耕,并未出现创新;C选项错误,田庄经济兴起于汉代,不是唐宋时期;D选项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并未出现转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6.南宋时期,著名的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已不仅是瓷器的集散地,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据此可知当时()A.沿海地区瓷业发展远远超过内陆B.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贸易C.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D.瓷器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体现出海外贸易的发展刺激了制瓷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沿海瓷业的发展,没有反映出内陆制瓷业的状况,故A项排除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