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海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doc

青海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5-青海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学分制是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与质的计量单位,以取得一定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本着战略跟进,战术调整,统一规划,分步事实的原则,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构建符合我校实际和现代高校管理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培养个性化、多样化创新人才。二、目的学分制的实施要达到以下目的:1、提高学生素质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2、引导学生自我设计和选择成才方向,利于学生个性发展。3、调动教师与学生教和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4、充分利用我校的各类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三、学制、学时、学分安排1、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2、总学时:2800学时左右。3、学分安排:各专业学生毕业应达到的最低学分为160±5学分。学生每学期所获得学分不得少于15学分。四、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与课程结构1、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科学精神、身心素质;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妥善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重新审视教学内容,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适当减少必修学分和课内学时,增加选修课和辅修专业,鼓励学生建立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和成才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实践能力培养。2、课程结构A公共基础课程(必修)B实践性课程(必修)C教师教育类课程(师范专业必修)基础核心课程(30-40%)课程专业核心课程(50-60%)D学科基础课程(必修)E专业主干课程(必修)F专业发展方向课程(选修)G人文科学系列课程(选修)H科学技术系列课程(选修)I艺术体育系列课程(选修)J文化素质讲座(选修)K其它(选修)综合素质课程(10%)⑴、课程设置为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三块。⑵、必修课程为A—E类,共1960学时,计119.5±1+X学分;选修课程为F—G类,共840学时,计48学分。⑶、课程分配比例为基础核心课程30-40%,专业核心课程50-60%,综合素质课程10%。⑷、基础核心课程是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教师教育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实践性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师范生专设)。公共基础课由“两课”课程、大学英语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学体育课程、军事理论课程等组成;实践类课程由集中军训、专业见习(实践)或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师范)等构成;教师教育类课程为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由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及试验构成。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扎实、宽厚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教育的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发展方向课程。综合素质课程是根据实际需要为拓展知识面,增强适应性,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文理渗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艺术修养,发展学生个性而为学生开设的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系列课程、科学技术系列课程、艺术体育系列课程、文化素质讲座及其他课程。五、学分制运行机制(一)弹性学制。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普通本科学生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二)自主选课制。建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教学管理体制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志趣和特长,在班级导师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修读课程和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三)排课全天制。为给学生自主选课程,自主选教师,自主选时间,自主选教室提供条件,实现最大化资源利用,实行全天排课,充分利用周六的时间安排辅修和选修等课程。(四)绩点制。以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量化指标,根据学生修读课程的学分和考核成绩综合计算,作为学生评优、奖学金评定、学位授予、推荐免试研究生等的重要依据。(五)导师制。为确保学分制的有力实施,根据我校实际,实行导师制。导师对学生学业、个人职业设计等方面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六)多层次辅修制:包括:⑴攻读双学位;⑵辅修本科;⑶辅修专科;⑷辅修专业方向。六、学分制推进计划(一)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1.制定(修订)学分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