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半天1).ppt
上传人:映雁****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半天1).ppt

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半天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一、劳动合同的订立(二)劳动合同的订立10条第1款: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间确定了不同的法律后果1、合法行为(1)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在用工之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3)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第10条第2款: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从实际出发,给了一个月的宽限期。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宽限期内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其行为即不违法。2、违法行为(1)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但不满1年内订立。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2)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订书面合同。第14条第3款: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法律责任:(1)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共11个月)。(2)视为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并应当立即补订书面合同。3、操作实务:如何避免发生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形(1)统计本单位的劳动者数量、确认名单、身份。(2)确认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的签字为本人所签,否则会形成“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合同给予劳动者时要求签收,设计签收表格,保留将劳动合同文本交给劳动者的有效证据。第一,用人单位在第三次续订时没有决定权。第二,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从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第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指劳动者没有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没有违规、违纪、违法的情形,和没有患病、负伤以及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3)视为订立:14条第3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法律责任第82条第2款: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四)违约金不能再随意设定二、劳动合同的解除(一)协商一致解除(合意解除)(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辞职)3、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被迫解除)(1)劳动者即时通知解除的情形:①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②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③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④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的;⑤因用人单位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4)问题1)用人单位虽存在以上违法情形,但劳动者系以“待遇低、压力大;家中有事;身体不适”等原因提出辞职,后又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迫使其辞职为由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如何处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与劳动合同解除并无因果关系,故不予支持。4、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90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的行为:①试用期间未提前3日通知解除合同②未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解除合同③违反服务期约定解除合同(2)劳动者违法解除的责任:赔偿责任前提:必须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才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举证,赔偿金不能事先约定也不能事先扣取不承担违约责任,违反服务期约定的除外。(三)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违纪解除)符合三个要素:①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合法有效: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已公示或告知②劳动者的违规违纪行为客观存在。③劳动者的违规违纪行为是严重的。案例:员工关闭手机遭解雇,单位败诉(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严重失职解除)用人单位应对“重大损害”作出合理的界定。(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利益冲突解除)(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责任解除)符合两个要素:一是依法追究;二是刑事责任,核心是刑事责任。注意:应注意区分刑事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乱纪行为。对于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则应列入规章制度的内容。如劳动者被公安机关拘留或者被予以劳动教养的,不能按被追究刑事责任解除合同,但应纳入严重违纪处理。2、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即非过失性解除(劳动者没有过错),须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可立即解除合同,即代通知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