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合组织报告:改变教育的7大趋势经合组织报告:改变教育的7大趋势经合组织报告:改变教育的7大趋势 高龄化、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科技...这些对人类影响至巨的趋势,左右着经济和产业的前景。那么对于教育的影响是什么?面对这些趋势,国家应该给「未来的主人翁」什么样的准备,才不会让他们离开学校时,所学得的知识只能适用于刚刚结束的时代。 当「人生」的长度从六十岁延长到八十岁;当世界强权指的不只是美国和欧洲;当妈妈愈来愈忙、爸爸的工作时数愈来愈短。教育应该要怎么改变? 「每一个实事求是的家庭,总是把自家的孩子教育得非常适合刚刚结束的时代。」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已故德国著名的政论家塞巴斯提安.哈夫纳(SebastianHeffner)曾这么感叹。 高龄化、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科技...这些对人类影响至巨的趋势,左右着经济和产业的前景。那么对于教育的影响是什么?面对这些趋势,国家应该给「未来的主人翁」什么样的准备,才不会让他们离开学校时,所学得的知识只能适用于刚刚结束的时代。 2008年,OECD(经济合作开发组织)里的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搜集了未来影响教育的重大趋势。每一个主要趋势下,区分为二到五个子议题,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以简洁有力的数字描绘势不可当的趋势;同时针对这些趋势,提出教育领域应该要思考的问题,让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所有关心教育议题的意见领袖省思。 趋势1高龄、长寿社会的挑战愈来愈低的生育率、愈来愈长的寿命,以及逆转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对教育的未来有着极大冲击。高龄社会来临,教育政策应该有哪些新的思考?对教育的冲击①新时代的年轻人,普遍而言,他们的父母年纪比较大、家里可能没有任何手足,学校该让他们学会什么?②过去期待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学会「终身受用」的知识。以前的「终身」是指五、六十年,但现在的「终身」则是长达八、九十年。长寿社会是否该重新检视,是否需要更新年轻学子在学校中习得的知识。③对于「毕业年纪」、「工作年纪」、「退休年纪」可能都得要重新定义。④教育是否必须更弹性,因为在少子化的时代下,经济体需要让更多年轻人可以更早进入劳动市场,对国家经济做出贡献。教育制度也必须设计成一种更容易衔接的制度,让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年轻人可轻松的二度重返校园学习。 · 趋势2知识经济软实力胜出和亚洲崛起的影响。个别经济体逐渐和全球融合,产业发展迈向知识密集,教育该有什么改变?对教育的冲击①亚洲经济体的发展逐渐和欧美国家并驾齐驱。OECD会员国认为在教育上,未来不只应该着重亚洲的语文教育,也应在地理、历史课程中着力,让学生熟悉亚洲各国的文化背景。②什么叫做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经济体?这样的经济体所需要的人才,是否更重视看不到的「软」实力?譬如关怀、判断、直觉、伦理、灵感、友善和想象力。学校要如何使学生学习发展这样的软实力,并习惯团队合作。· 趋势3职涯变革时代,「父」、「母」角色倒置,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平均工作时数逐渐变短;工作的保障性愈来愈低;女性就业比率提升。职场和工作的型态面临革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进入职场的人才,应该如何拥抱这些改变?对教育的冲击①工时减少、余暇时间增加,代表着对于短期信息性及信息娱乐类型的进修教育需求提高。学校是否观察到这样的需求?②男性工时缩短是否代表「父亲」有更多的空暇参与学校事务?女性就业率提升,是否也显示「母亲」的角色会淡化?③整体而言,过去由母亲为主,母亲做为「家长」代表,参与学校事务的功能,是否会因为女性跨入职场,而让「家长」退出学校?④学校是否体认到,快速成长的女性就业率,代表着在教养上学校和家庭过去扮演的角色,面临重新寻找平衡的挑战。这样的改变是正面还是负面?学校是否该学习和父亲维系关系?⑤在工作稳定性降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学校是否该积极扮演协助学生从校园衔接到职场的桥梁。 ·趋势4学习型社会、怪兽家长的挑战在信息和知识密集的世界里,更多的资源投入教育、全球的教育资源贫富差距拉大、学生跨国间的流动增加。面对教育上迎接的新局必须思考对教育的冲击①这一代家长的学历是史上新高,这会是学校教育的助力?还是只让更多高知识的家长拥有挑选教育方式的筹码,譬如迁住址、选择私立学校、甚至让孩子在家自学?②更多的教育投资并不一定会有比较好的学习成果。根据OECD评比,教育投资预算较高的国家,如挪威、美国、意大利等国,学生的学习表现,却不如教育投资较低的芬兰。③学生在国际上的流动增加,这对国际化而言,是健康的趋势?还是只替富有国家和大型机构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快捷方式,拉大和其它国家的差距?·&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