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法规标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6.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法规标准培训课件.ppt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法规标准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法规标准放射卫生法规的性质放射卫生法规的性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12.3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10.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行政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5.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12.1《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2010.1.1法律法规标准法律法规标准法律法规标准法律法规标准法律法规标准法律法规标准放射卫生监督放射卫生监督一放射防护条例适用范围20二许可登记制度(一)许可登记范围(二)许可条件变更或重新申请许可许可证有效期限放射源的卫生监督生产、销售的卫生监督贮存运输的卫生监督密闭源专用贮存库(源),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保管和安全防护制度,定期进行检查贮存库的盖子上应该有源罐号、核素名称及活度标签,加锁贮存,并设有警示标志,源库外剂量率不得大于2.5µSv·h-1。源库应有足够的面积,有防火、防盗措施,良好的通风及照明,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品。应有足够厚层的铅罐,铅罐外有核素编号、名称及活度,罐体加锁。使用的或者使用过的容器,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包装和剂量监测,并经县以上的运输和卫生行政部门核查后方可运输。安装、换源的卫生监督使用的卫生监督密闭源开放源我国对放射事故的分类和分级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1、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接到辐射事故报告的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在2小时内将辐射事故信息向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直至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在发生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情况下,可以同时向国家环保总局、公安部和卫生部报告。3、省、地(市)和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卫生部门在接到各类辐射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和辐射事故的严重程度,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消除事故影响,同时将辐射事故信息报告同级人民政府。事故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向国家环保总局报送辐射事故后续报告。4、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在接到辐射事故报告后,确认该辐射事故属特别重大辐射事故和重大辐射事故时,应及时通报省级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并在2小时内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核实、确认事故类型,在2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并通报公安部和卫生部。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无需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辐射事故的处理2、在发生辐射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辐射事故可能发生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权采取下列临时控制措施:(1)责令停止导致或者可能导致辐射事故的作业(2)组织控制事故现场。先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对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措施,封锁现场,切断污染环节,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组织专家确定污染类型、活度等。3、辐射事故发生后,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辐射事故的等级,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预案。(1)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2)公安部门负责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3)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4、发生辐射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将可能受到辐射伤害的人员送至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院或者有条件救治辐射损伤病人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或者请求医院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采取救治措施。防护标准: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防止确定性效应:眼晶体年当量剂量:<150mSv/年四肢(手和足)或皮肤年当量剂量:<500mSv/年▲限制随机效应:连续五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年(原为50mSv/年)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