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教学设计课题: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毛2.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列方程组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将解方程组的技能训练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副为一体,进一步提高解方程组的技能.4.加强学生列方程组的技能训练,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性策略.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科学性.2.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克服学习中困难的科学精神.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刻画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中的各个量的关系,列出方程组.难点是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模型.应先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进行相互交流.教学重点1探索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方程建模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难点用方程组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解决办法:通过反复读题、审题,分析出题目中存在的两个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组的关键。教学设计思想本节主要内容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例题分析与讲解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构造恰当的探索、研究、交流的空间,老师不能代替学生思维,而是引导学生学会“逐步抽象”,将实际情景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出来,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具体化的途径得以提高,加深对数学模型的认识。最后通过反馈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差漏补缺。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一个既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又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对话式应用问题引入新课。[设计意图]:由一个对话式应用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一)提出问题,引发讨论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1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就上面的问题引发学生分组讨论,找出题中要求什么,如何设未知数,如何找出等量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多方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二)导入知识,解释疑难分析:这个问题数字太多,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把它分成两个问题来讲解。[设计意图]:分解题目,以降低难度。1、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1天约用饲料940kg。求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多少千克,平均每只小牛需要多少千克?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教师借助表格进行分析。[设计意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表格,线段,图表等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等量关系,使问题直观化。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饲料xkg和ykg.则30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30xkg,15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15ykg,12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12xkg,5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5ykg.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30x+15y)kg,增加12只母牛和5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12x+5y)kg.根据两种情况的饲料用量,可以列出方程组,求出这个方程组的解后,就可以验证饲养员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饲料xkg和ykg,根据题意可得,解这个方程组,得所以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5kg,2。求出这个方程组的解后,就可以验证饲养员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这就是说,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饲料5kg。饲养员李大叔对母牛的食量估计较准确,对小牛的食量估计偏高。(三)做一做:1、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粗加工,几天精加工,才能按期完成任务?让学生自己分析,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分析1.精加工的天数+粗加工的天数=15天x+y=152.精加工的蔬菜+粗加工的蔬菜=140吨6x+16y=140解设应安排x天精加工,y天粗加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得:x+y=16x+1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