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白城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

白城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彻底改变落后面貌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十一五”时期,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107.5%,年均增长2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90亿元,年均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年均增长2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00元,完成“十一五”计划1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累计完成1425.9亿元,是“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的5.86倍,完成“十一五”计划167.7%,年均增长45%。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2.8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156.2%,年均增长18.7%。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0年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期的32.8∶31.2∶36.0调整为19∶44∶37。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形成一批能源、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通过西部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三大生态产业工程以及荒漠化治理、举市三年大造林等工程的实施,全市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完成造林240万亩,完成生态草建设118.8万亩,治理轻中度盐碱化草场近50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由“十一五”初期的9.9%和28%分别提升到11.6%和35%。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也迅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五年来,重点实施了引嫩入白、大安灌区、洮儿河灌区、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廉租房建设、泥草房改造、珲乌线高速公路大安至石头井子段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和项目。长白快速铁路、白阿铁路复线、白城站扩能改造、市区金辉公铁立交桥、白城长安机场和白城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开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进域外资金1068.5亿元,年均增长36.7%。白城工业园区入园项目已达103个,其中55个项目已投产;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白城经济开发区成立十余年,工贸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7亿元,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25.15亿元,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亿元。益海嘉里集团、飞鹤乳业集团、中电投资集团、兰州石化集团和华锐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大型央企来我市投资兴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百校标准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建设等一大批建设工程。白城金鹿国际电影城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白城市中心医院和白城市中医院易地重建工程即将开工。开通了数字电视。镇赉县南湖生态园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大安市嫩江湾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2010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50元,五年分别平均增长13.5%和11%。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1平方米,比“十五”末期增加9.86平方米。2009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0%,比“十五”末期降低3.6个百分点。过去五年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七大以来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团结奋斗的结果。过去五年的成就,也为“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纵观未来五年,我们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机遇方面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总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这对于对外依存度较低的我市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进行重大战略调整,将有利于我市吸纳国内资本、承接相关产业的梯度转移;绿色产业革命、低碳经济兴起,为我市生态建设、新能源建设等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也将为我市带来更直接的发展机遇。从挑战方面看,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使各国及地区发展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增强,对经济发展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地区综合实力较弱,区域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建设与资源、资本、人才等发展要素之间的矛盾仍较突出。“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