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二单元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小学音乐3,课时:1教学课题教育方面:1、认知目标:熟练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准确运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要求音准正确、声音轻巧;2、能力目标:采用直观感受、体验情感、表演歌曲、拓展延伸等多种方法学习歌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具有彝族民歌风格的歌曲特色,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的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鉴赏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音乐特色教材分析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选自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第九册第二单元。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歌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教学方法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结合本首歌曲的特点,本节课我运用直观感受、激趣导入,学唱歌曲、体验情感、表演歌曲、拓展延伸、多元感受、释放情感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聆听音乐、激趣导入:1、进入课堂,师生问好;2、激趣导入,揭示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各民族图片及代表性音乐,学生聆听,猜猜是哪些名族?)(设计理念:运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明了,学生印象深刻,效果好)二、新课教学:1、图片欣赏,了解彝族文化风俗:(配上歌曲伴奏)2、播放歌曲,初听感受: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那你知道“赶圩”是什么意思吗?3、再听歌曲,师提问:你在歌中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4、节奏练习:师: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歌曲的第一段,只要听到“啊哩哩”,我们就用手拍出“xxx”的节奏,好吗?(播放第一段)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相当不错,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脚跺出这个节奏呢?好请大家站起来。(播放第二段)师:大家的表现棒极了。现在,你们能不能手脚配合起来呢?(播放第三段)师:啊,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能边唱边跳了。下一段,咱们只要遇到“啊哩哩”,就边唱边动起来,好吗?(播放第四段)师:哎呀,第一次和彝家姑娘合作,就配合得这么默契,你们可真了不起。5、学习歌曲师:来,大家坐下休息休息。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听听歌曲根据情绪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生:两个部分。(1)学习第一部分(2)学习第二部分师:啊,听了同学们的歌声,老师都陶醉了。我也想唱上两句啦,教师范唱歌曲第二部分;师:这两个乐句的歌词完全一样,你听听看看旋律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回答,教师做总结归纳:这两个乐句的第一小节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第一个“赶圩归来啊哩哩”比较高,第二个“赶圩归来啊哩哩”比较低师:那我们一起来练练;师:最后这个“啊哩哩”要唱的饱满有力。大家要注意:唱高音时,气息一定要充足饱满,声音一下子弹出去。大家试试;师:你觉得彝家姑娘是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第二部分的呢?生:音调高、欢快、热烈、、、、、、(3)歌曲表现三、教学拓展1、聆听民歌和摇滚版本的《赶圩归来啊哩哩》(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同版本《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视频欣赏,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官受到冲击,震撼人心,效果好)2、了解音乐艺术的不同风格魅力;艺术是五彩缤纷、奇幻无穷的,而音乐更是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孩子们,愿老师的每一节音乐课都能给大家带来美的熏陶;更希望你们能喜爱音乐、走进音乐、发现音乐,在艺术的海洋里徜徉!四、下课,在音乐声中结束新课。教学反思这节课在轻松与欢快的氛围中完成,那欢快、热情的歌曲旋律始终环绕在我和所有孩子们的耳边。课堂上,我跟孩子们一起唱啊、跳啊、聆听音乐,希望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引导每一个学生。孩子们也学得非常投入,似乎真的走进了彝族村寨,成了彝族姑娘。在一次次的授课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于课堂的重要性,学生在教师的语境中如何学习,如何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的学习兴趣有效延长。教师的语言尤为重要。教师个人介绍省份:湖北省学校:宜昌市点军区点军小学姓名:王文莉职称:小学高级电话:18672095227电子邮件:179338089@qq.com通讯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点军小学王文莉,女,1981年2月出生,湖北省宜昌市人。1999年毕业于湖北省当阳师范学校,2008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