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新版多篇)[导读]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例文篇一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体会白胡子老人的聪明智慧,激发阅读的兴趣。重点、难点:弄清白胡子老人是用什么办法把“年”兽赶跑的?他的办法又是怎么想出来的?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问:大家喜欢过年吗?为什么?过年前一天叫什么?那天晚上,家人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吗?2、学生畅所欲言。二、初读课文,识字感知。1、朗读课文。2、指名认读生字词。传统、牲畜、躲避、腊月、闯进、爆竹、气宇不凡来历、异常、风俗、整夜、不熄、耀武扬威三、理解词语。气宇不凡:很有气度,不同常人。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_风。四、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传说中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除夕之夜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位白胡子老人想办法赶跑了怪兽。从此,年年除夕,人们都照着老人教的办法聚在一起守岁,后来就成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年”。五、布置作业。1、“年”到底是种怎样可怕的怪兽?2、白胡子老人到底想出什么办法居然把如此可怕的怪兽吓跑了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导入1、复习生字词2、看课件:“年”是怎样形成的①认识“年”这种怪兽②学生简要说一说二、学习课件1、看课件:认识年、说说年2、结合课文,说说年的危害及人们怎样对“年”的害怕(第二自然段)3、小组学习讨论探究(第3至5段)A、白胡子老头是用什么办法把“年”赶跑?B、他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C、从这件事,你有什么体会?默读课文,能回答的在书上做上记号,有疑问的地方打上?或是在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上自已的体会。4、小组讨论交流交流①白胡子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②“年”怎样来的,结果怎样走的③赶走“年”的办法④好词理解并说一句话:精神矍烁、气宇不凡、耀武扬威、安然无恙、七嘴八舌5、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6、拓展:家乡过年的风俗或者不同地区的过年风俗三、作业1、摘抄文中的优美佳句2、将自已了解到的家乡过年的风俗整理一下,写在我的采集本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例文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3、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理念: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精卫()、女娲()、嫦娥()、后羿()、八仙()、哪吒()、大禹()、愚公()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设计理念: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着一种美好的心境来开始今天的学习。)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读)2、指名比赛读词语。3、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4、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单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划出句子,读一读。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5、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设计理念: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没有。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齐读课文第一段。4、师:巨人盘古的出现,改变了这个世界。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5、盘古创造的宇宙究竟是怎样美丽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设计理念:围绕“混沌一片”,让学生想像当时宇宙的样子,感受到天地分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盘古开辟天地的重大意义。在这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统一。)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