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评职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孔子评职记.doc

孔子评职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子评职记却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自诩极为重视教育的鲁哀公,突发奇想要为鲁国教育者评定职称,享受相当高的待遇。消息传来,弟子子夏。子路纷纷劝孔子参加职评,并且断言“非夫子莫属”。孔子哂笑着摇摇头。子夏。子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孔子的资料准备完整,呈报了上去。很快传来消息:孔子没有文凭,不符合评职要求。子夏急急忙忙找到了同窗有若。因为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有若八方求援,四处打点,终于搞定。鲁哀公网开一面以“有特殊贡献”破格允许孔子参评。子夏。子路也随机交上了自己的资料,作为夫子的陪衬参评。评委由各国名流组成。孔子的资料洋洋洒洒发到了各位评委手中。孟孙氏首先反对,因为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他指着孔子的履历说:“孔子资历尚浅,建议从缓评定。”只见孔子履历写着: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今济宁市汶上县一带),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叔孙氏与季孙氏同时站起来反对,他们认为评职称不是选官,不应该过于注重资历。经过反复研究,孔子总算能继续参评。齐国名相晏子又站起来表示反对。他振振有词的说:“师者,万世之表。孔子师德有问题。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而且两人相处很久,虽无确凿证据,但其事体莫须有。瓜田李下,影响极坏。连他的弟子子路都极有意见。”此言一出,会场一片混乱。幸亏卫灵公仗义执言,对灯发誓“绝无此事”,评委方以“是男人都会有此过失”为由勉强过关。原来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两人从此有隙。鲁国季氏家臣阳虎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孔子弟子三千,贤人只有七十二。如此教学业绩,何以配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呀!”倒是晋魏献子(名舒)明察秋毫大呼:“夫子若不能,世上无人矣!”评委也知道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开罪与阳虎了。评委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齐国陈恒目录凶光,大叫:“孔子虽然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但是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论文的,这个可是一票否决的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评委们议论纷纷,只好择日再评。经过三个多月的评比,结果终于出来了。孔子名落孙山,子夏。子路顺利通过。子夏透露他为了参评送了大量的钱物。子路大大咧咧的笑着:“我告诉评委,我一穷二白,身无长物,只有两把菜刀,如果要的话,我一定奉上。”孔子得知后黯然神伤,加之儿子孔鲤的英年早逝,孔子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悲痛欲绝。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大病七天七夜,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