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肥东县实验小学蒋志聪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8、59页。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两位数的乘法运算,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计算,并积累了充分的“积与因数关系”的直观、表象的认识材料,他们在脑子里的初步感觉是:因数越大,积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但对积与因数到底存在什么关系没能上升量的分析上来,即没能认识到它们的本质。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2.数学思考:使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概括、验证等数学思维方式,主动发现规律。3.问题解决:使学生能正确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体验到用这一变化规律解题的好处。4.情感态度:使学生在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应用的价值。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教师课前设计好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师:同学们,少儿频道的智力大比拼开始了。课件出示:你能根据12345679×9=111111111,很快地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吗?12345679×18=12345679×27=12345679×36=师:有哪位同学能说出积是多少?如果说不出来,你的困难在哪里?可是,老师却能说出每题的结果呦!第一题是222222222,第二题是333333333,第三题是444444444。不信你用计算器验证一下。(学生用计算器验证。惊讶。)师:这里的奥妙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数学知识。(板书:积的变化规律)我相信,通过本节果的学习,同学们也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和规律,并能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开始吧!探究新知1.引导发现积随因数扩大而扩大的规律。①请口算下面各题:6×2=6×20=6×200=②学生口算后引导观察:把第二、第三两个算式与第一算式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③汇报成果(预设):甲: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也随着变大。乙: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添几个0,积也添几个0。④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也随着怎样变大呢?进一步观察,并说出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也扩大100倍。师说明:扩大10倍、100倍,也可以说成乘10或100⑤师再一次启发:如果另一个因数乘5,乘8或乘30,积会怎么样?猜想一下,并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猜想。⑥交流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2.小组探索,积随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并用语言概括结论。①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那么,联想一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会如何变化呢?大家可以先猜一猜。②验证猜想。计算下面各各题:20×4=10×4=5×4=把计算出来的结果与你的猜想对比一下,看是否相符合?③综合上面的研究,你得出什么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3.概括积的变化规律。通过上面的研究,你能完整地描述出积的变化规律吗?根据学生总结,师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验证规律1.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并用计算器验证结果。16×17=27216×68=()16×34=()16×85=()16×51=()16×102=()2.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说明智力大比拼的结果。3.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编几道题,并与同桌交流。四、解决问题1.判断。(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也乘5。()(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2.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6×50=8×25=32×50=8×10=3.货车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轿车的速度是货车的2倍,两车各行4小时,轿车行了多少千米?4.一个长方形的果园(如下图),如果长不变,宽要增加到24米,扩大后的果园是多少?400平方米8米5.苹果每5元3千克,香蕉10元2千克。买6千克苹果和4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五、梳理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了积的变化规律的?六、拓展延伸思考下面的题,想一想积应该是多少?18×24=432(18×2)×(24×2)=()(18÷2)×(24÷2)=()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