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教案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是你****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滥竽充数》教案最新精编.docx

《滥竽充数》教案_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滥竽充数》教案《滥竽充数》教案合集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滥竽充数》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滥竽充数》教案篇1(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2、借助拼音,全班齐读。(二)、通读全文1、请同学们各自放开声音朗读课文。2、还想读吗?不想读的同学听别人读,想读的同学请举手,举手的同学请站起来读,其他的同学可以随时加入。3、默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地概括。4、师板书(口述: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取报酬,后来齐湣王继位,他怕败露只好偷偷地逃走了。)(三)、精读课文,感知寓言1、是什么原因让南郭先生混过了一次又一次呢?A、“每逢吹竽……混在队里充数”①、理解“装腔作势”。②、他为什么要装腔作势?又是怎样装腔作势的?③、播放课件。④、咱们也来演一演双簧。⑤、指导朗读。B、“讲排场”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排场?②、指导朗读。③、你想对齐宣王说什么?2、指导背诵老师这儿有一、二自然段的动画片,只是还未配音,谁愿意为它配音?(既然是配音,就得根据画面变化来朗读,可不能光盯着书本读!)3、南郭先生凭着“装腔作势”钻了齐宣王讲排场的空子,混过了一次又一次,下场如何呢?(播放课件)4、看屏幕,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南郭先生此时的样子吗?5、此时,他会又想些什么呢?6、指导朗读。7、看着这位狼狈而逃的南郭先生,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小组讨论,然后写在黑板上,大声读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听。8、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句话?9、用屏幕上的句式说一说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尽量用上黑板上用得好的`词句。10、《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广泛,看看屏幕上的句子,你会使用今天你们刚学到的成语吗?11、南郭先生就这样偷偷地逃走了,他逃走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续编这个故事。可以讲故事,可以画连环画,可以表演。(四)、板书设计滥竽充数混逃(学生板书)《滥竽充数》教案篇2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寓言所述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体会故事所蕴涵的寓意。(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组织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说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从而感悟寓言的寓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必须有真才实学,而不能自欺欺人。重难点、关键1.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2.感悟寓言中所蕴涵的寓意。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2.搜集到的有关《韩非子》的资料。3.古筝音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种文章的体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体是寓言。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为什么?(因为寓言故事短小精悍,读起来不要花很多的时间;趣味性强,每则寓言都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2、教师趁机简介什么叫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它不但具备劝喻、讽刺的功能,而且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3、教师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是《滥竽充数》,那么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它劝喻或讽刺的`是什么呢?(通过从文章体载入手,激起学生对寓言这种文体的回忆。然后教师设置疑问导读,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2、教师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3、围绕问题,学生分组自学课文。(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2)、教师指导朗读节凑。(3)、教师播放古筝音乐,全班同学齐读课文。5、检查学生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情况。(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一起解决。(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课文的理解。(以读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让学生分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教师导: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2、分组学习,讨论问题,理解课文。(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