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经两首》导学案马镇九年制学校备课人:任永霞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3背诵并能默写诗歌。预习案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课文),标记勾画出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2.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案,完成时间教师可根据内容难易规定。导学方法:读-划-品-练导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链接材料】——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编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一、预习自测1.初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雎鸠()窈窕()逑()荇()菜寤寐()蒹葭()伊人()溯洄()湄()跻()坻()涘()参差()琴瑟()芼()2.解释下列词语窈窕左右流之寤寐蒹葭参差琴瑟采采未已苍苍思服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案一.导入新课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习指导: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同桌之间进行探究合作。探究重点句段,体味邹忌的讽谏艺术,分析人物形象。(一)、邹忌讽齐王’和‘齐王纳谏’是本文中心事件,哪些段讲“邹忌讽齐王”这层意思,哪些段讲‘齐王纳谏’这层意思呢?(二)“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1、思考问题:邹忌怎样讽谏齐王的?使用了怎样的手法?”2、想象一下,邹忌会用怎样的语气劝告齐王?请以邹忌的口吻读一下。3、从这一部分的描写中,你看出邹忌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词句来谈一谈。”(提示学生抓住重点句,把握齐王的形象。)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句子)看出齐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三)品读齐王纳谏句段,把握齐王性格特点。1、齐王对邹忌进谏第一个反应是什么?第二个反应呢?2、“王之蔽”还有没有?”齐国最终走向了大治之路。3、从这一部分的描写中,你看出齐王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词句来谈一谈。”(提示学生抓住重点句,如“善”、“乃下令”、三赏的具体措施等把握齐王的形象。)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句子)看出齐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三、拓展延伸:“读课文第一段我们可以得知,一件与徐公比美的日常生活小事却让邹忌“暮寝而思之”,那么,同学们联系课文,想象一下,他心里都想了什么?”(提示: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描述。)三、我的收获——归纳总结、串连整合本节课内容从本节课学习中,我知道(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案巩固与提升布置作业: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诽谤(fěi)进谏(jiàn)宫妃(fěi)B.衣冠(guān)畏惧(wèi)寝室(jǐn)C.蒙蔽(bì)间进(jiàn)期年(qī)D.邹忌(jì)窥视(kuī)昳丽(yì)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A.邹忌纳谏讽刺B.昳丽孰与窥镜C.畏怯偏爱寡人D.面刺蒙敝伫立3.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组是()CA.邹忌讽齐王(婉言进谏)形貌昳丽(光艳美丽)B.朝服衣冠(穿戴)孰视之(通熟,仔细)C.客之美我者(美丽)谤讥(诽谤)D.王之蔽(受蒙蔽)皆朝于齐(朝见)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A.邹忌是个爱美之人,经常与城北徐公比美,妻妾和客人都认为他比徐公